醫療常識★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不少孕婦都會想要到美國待產,準備生個美國寶寶,然而,選擇在第三孕期搭機出國有什麼風險呢?愛文診所婦產科仇思源醫師提醒,機上醫療資源不足,若在機上出現產兆,甚至在機上生產對母嬰的風險較高。因此,若孕婦出現下腹痛、規則宮縮、落紅、破水等產兆,任何週數都不應搭機旅遊!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日前有孕婦在機上生產,事前僅告知空服員是脹氣,不禁讓人連想到,孕婦脹氣到底能不能搭機?在飛機上生產有哪些風險?對於此案例,婦產科醫師都認為在飛機上生產是有危險的,生產風險包括:

 

1. 孕婦前2胎為剖腹產,陰道生產有子宮破裂的風險。

 

2. 36週生產為早產兒,第一時間沒有小兒科來照顧此胎兒。

 

3. 媽媽若有感染乙形鏈球菌(通常是在35∼37週間要檢查),在機上生產對胎兒是有風險的。

 

4. 若生產過程遇到難產,將沒有適當的醫療設備來處理,增加母嬰雙方的風險。

 

5. 胎兒娩出時,第一時間如果不哭,造成缺氧或其他緊急狀態,機上沒有適當的急救設備可供處理。

 

6. 在飛機上沒有無菌環境來處理胎兒的臍帶、胎盤等,以及孕婦生產時可能造成的傷口,都可能衍生感染問題。

 

因此如果孕婦有下腹痛、規則宮縮、落紅、破水,在任何週數都不應該搭飛機旅遊! 

 

然而,若孕婦只是單純脹氣能不能搭機?

 

如果真的只是脹氣,可以依照醫師指示服用消脹氣的藥物,因此坐飛機是不會影響的。

 

值得注意的是,若上飛機時已出現宮縮,危險性則會大幅提高。由於飛機在高空中會出現壓力變化,再加上孕婦處在氣壓不穩定的狀態之下,可能會使宮縮加劇,甚至出現破水、落紅等狀況。因此強烈建議準媽媽們旅行前應三思,為了寶寶的生命安全,最好先謹慎評估可能的風險,如果不是脹氣而是宮縮,絕對不建議搭飛機旅遊!

 

生產相關問題,建議諮詢「婦產科」。

 

圖文創作:健談

資料來源:Babyhome編輯

專家諮詢:愛文診所婦產科 仇思源醫師

 

延伸閱讀:

【生產方式比一比】 http://www.havemary.com/article.php?id=3772

 

如果有任何問題,歡迎來信指教,感蝦哩

 

 

喜歡健談,可以給我們一個讚,

比喜歡更喜歡,可以按下分享,

超喜歡健談,請告訴親朋好友!

健談 havemary.com 用健康漫畫方式,帶你簡單瞭解正確健康概念與疾病,讓大家一起漫漫健康~想看每日最新健康資訊嗎?請上健談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havemary
在飛機上生產的風險|媽媽族 孕前篇6

相關推薦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隨著疫情逐漸解封,室內外運動場館逐漸開放,許多學童終於有機會重返球場解悶,但經過長時間居家線上學習的這段期間,體能、肌力及協調都有所下降,容易導致運動受傷的發生。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骨科醫師陳威仁,近一個月就處理了三位學童因為打球導致運動傷害以至於骨折的案例。 術前...

閱讀詳情 »

編譯 梁少珊女星柯佳嬿以頒獎嘉賓的身分,出席第56屆金鐘獎,她以一襲黑、銀色軍裝洋裝亮相,一雙美腿成為吸睛焦點。從柯佳嬿的社群網站可以發現,36歲的她維持身形的祕訣,就是攝取多種水果,最常見的水果是香蕉。綜合外媒《ETIMES》、《Eat This Not That》指出,根據專家表示,如果用正確...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于郁金/臺南報導】COVID-19公費疫苗預約平臺第12期第一階段於今日上午10時開放第一階段預約,提供的疫苗劑類為BNT第一劑,明(19)日開放之預約劑類為AZ及莫德納疫苗第二劑,第一階段接種期程為10月22日至27日;第二階段自25日開始預約,接種期程為10月28日至11月3日,呼籲...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第12期疫苗接種同步開打BNT疫苗第一劑、AZ疫苗和莫德納疫苗的第二劑,被稱為史上最複雜的一期,預約分流第一階段30歲以上BNT今(18)日開放,台北市12個行政區不到1小時就額滿,讓副市長蔡炳坤都砲轟中央,北市量能一周能接種20多萬劑,中央一口氣丟了60萬劑根本是不...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