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培養健康易瘦體質 生活中這三件事要成習慣

培養健康易瘦體質 生活中這三件事要成習慣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減肥最怕復胖,若是沒有毅力,更是會成為減肥阻礙。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醫師林立涵表示,中醫不是只有單純降低體重,而是從內而外的調整好身體的機能。想要改善肥胖情形,單純減重是不夠的,體質沒有改善之前貿然開始減重,除了成效不彰,容易復胖,還有可能影響身體健康。

如何培養易瘦體質  三件事情要把握

林立涵醫師提供希望減重的朋友三個步驟,讓你健康減重,溜溜球效應不再來。第一要打造好體質,第二聰明飲食有撇步,第三動得好,沒煩惱。至於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就是要有充足睡眠、要減緩壓力以及促進新陳代謝。

針灸或埋線  可促進脂肪代謝與腰圍縮減

針對脾胃功能失調,進而導致肥胖,林立涵表示,除了中藥治療,針灸或埋線也可取得不錯的療效。根據研究顯示,胃經水道穴,大巨穴與腎經四滿穴、任脈水分穴具有祛除水濕痰濁的功效,能矯正水分代謝失常。胃經的募穴中脘、小腸募穴關元、大腸募穴天樞,皆為臟腑之氣在腹部交會聚集之處,埋線刺激可調理腸胃,健運氣機,促進脂肪代謝與腰圍縮減。

養成健康習慣 一輩子的課題

林立涵醫師認為,許多人常說減肥是一輩子的課題,其實倒不如說是一種健康習慣的養成。經由中醫的介入可以讓患者睡得好、吃得好、代謝佳、生理期乖乖來、並且心態平和,維持適當的運動習慣。因為減重的目的不只是讓你越減越美麗,而是越減越健康。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90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孩童提早發育卻長不高?醫師籲家長留意幼童BMI(身體質量指數)!營養是幼童成長的重要因素,但若孩童營養過剩、肥胖,反而易造成性早熟而影響發育。中國醫藥大學副校長暨特聘教授蔡輔仁醫師指出,成長提前啟動,不代表後續會維持成長速度,甚至可能提早結束青春期,反而壓縮成長時間。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老父肝硬化命危,子女捐肝助重生!因嚴重肝硬化而危在旦夕的林民農,孝順的子女爭著捐肝,由大女兒配對成功,經醫療團隊協助,完成長達12小時的活肝移植手術,讓女兒捐出百分之六十的右肝,救回一命。大林慈濟醫院移植外科主任尹文耀表示,慢性C型肝炎易併發肝硬化,肝臟長期發炎,導致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外電報導】日前外媒報導,生酮飲食可能增加高血壓的風險,強調高脂飲食的危害被低估,然而英國國民保健署(NHS)對此篇新聞的研究來源有不同的解讀。生酮飲食強調攝取大量脂肪和低碳水化合物,強迫身體燃燒脂肪作為熱量來源,有助於減肥。但此由美國心臟協會贊助的研究,以老鼠實驗為基礎,且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思齊報導】許多氣喘患者對「吸入型類固醇」存有偏見,常在狀況改善後便自行停藥、感到不適時再重新使用;臺北市聯合醫院陽明院區胸膣內科主治醫師蘇一峰呼籲,若是不規律用藥反而會使氣喘反覆發作,更恐惡化形成慢性肺病,他提醒,需要注意患者生活環境,並與醫師討論,方能進行有效治療。無醫囑勿停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