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增生注射和體外震波 治療肌肉骨骼疼痛新利器

增生注射和體外震波 治療肌肉骨骼疼痛新利器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治療骨骼關節退化,通常會採以消炎藥或類固醇等方式,幫助減緩患者不適,已是目前普遍醫師治療的共識,但其實消炎藥或類固醇容易引起全身性副作用,像是有腸胃道、心血管疾病者,較不適用,且一旦引起局部性副作用,也可能使患者出現肌腱退化、軟組織萎縮等問題。

傳統治療 容易出現副作用

關節退化不僅是造成硬骨骨刺、軟骨磨損等問題,也會使患者的周邊肌肉萎縮、韌帶強度下降,這時若採以傳統的口服消炎藥或是局部注射類固醇等治療,恐無法解決;奇美醫學中心復健部主治醫師黃景燦指出,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已經能用增生注射治療以及體外震波治療,有效治療肌肉骨骼疼痛問題。

增生注射 啟動身體自我修復

黃景燦醫師進一步說明,增生注射就是將增生藥劑注射至肌腱或韌帶附著於骨頭的位置,當出現局部性輕微發炎,就能啟動身體自我修復反應,幫助強化肌腱和韌帶強度,醫師會根據不同患者病症給予適合注射的藥劑和次數,也會以高頻肌肉骨骼超音波導引注射,達到最佳療效,像是肩膀旋轉肌腱破裂、網球肘及高爾夫球肘等患者都適用。

經醫師詳細評估 選擇適合治療

另外,利用高能量的聲波穿透皮膚到達患處軟組織的體外震波治療,又分為聚焦式和放射式震波,能刺激新血管生長且加速細胞自我修復能力,包括肩膀鈣化性肌腱炎、髕骨肌腱炎、跟腱炎等都能透過治療達到療效;黃景燦醫師提醒,雖然兩種療法都能有助於療效,但治療前,仍需經過醫師詳細評估,且選擇適合的治療方式,才能讓治療效果加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2891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國際上依65歲以上人口占總人口比率達到7%、14%及20%,分別稱為高齡化社會、高齡社會,以及超高齡社會。根據國家發展委員會的人口數據顯示,我國已於1993年成為高齡化社會,2018年轉為高齡社會,推估將於2026年邁入超高齡社會。預計2065年每10人中,約有4位是65歲以上老年人口,而在這4位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南投一名3歲男童,週末全家外出遊玩,返家後小孩反應小小鳥好痛,母親一看發現男童生殖器腫了兩倍大,嚇了一跳,趕緊帶至泌尿科就醫,醫師檢查後發現男童是因為包莖所引發的紅腫熱痛等發炎反應,經治療後已逐漸消腫。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泌尿科李昇平醫師表示,夏季炎熱潮濕,再加上包莖的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Y先生在某次健康檢查後,發現自己可能有糖尿病問題。當時他的糖化血色素6.5%以上,已達糖尿病診斷標準;只要糖化血色素偏高兩次以上,或同時期血糖值偏高,就會被判斷為糖尿病。一旦糖化血色素超過8.5%,即為糖尿病重症;若超過10%,一般便會建議立刻住院。Y先生再次接受健康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不少人有痠痛問題,會自行到藥局購買痠痛貼布,藉此舒緩痠痛。健保署統計使用痠痛貼布人數與件數逐年增加,民國2017年健保門診近72萬人使用非類固醇類痠痛貼布,全年開立7100多萬片,處方痠痛貼布1年的量全部相加,竟然能繞台灣6圈。痠痛貼布正確用五原則要如何正確使用貼布,才能安...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