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壓力大睡醒竟面癱 醫揭「這幾天」是搶救關鍵

壓力大睡醒竟面癱 醫揭「這幾天」是搶救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王小姐因為必須儘快將上司要求的計畫擬出來,工作壓力很大,於是她連續熬夜5天,希望趕快完成工作。然而,就在第6天早上,當她在浴室內梳洗時,突然發現自己刷牙漱口時,口腔內的水無法含住,會由嘴角漏出,且眼睛無法完全閉合;後經醫師診察,診斷為顏面神經麻痺。

中樞性多因腦部疾病引起 常合併手腳麻木  

顏面神經麻痺是臨床上不算少見的一種疾病,造成其發生的原因可分為中樞性及周邊性兩類型。柳營奇美醫院中醫部李啟光醫師表示,中樞性是因腦血管栓塞、腦出血或腦腫瘤等腦部疾病所引起,導致顏面神經核以上的部位受損,所以僅是臉的下半部表情受到影響;這一型的病人常合併單側的手腳無力或麻木,治療時須由腦部的疾病著手。

貝爾氏麻痺出現機率最高 中醫針灸介入早恢復 

週邊性則是貝爾氏麻痺(Bell's palsy)、創傷等原因所引起,因為是在顏面神經核以下的部位受損,所以病人半邊臉部的肌肉麻痺,無法做出大部分的臉部表情,因為不影響到腦部,所以不會出現單側肢體無力或麻木的情形。

其中,貝爾氏麻痺出現的機率約占80%,常是一邊的臉部突然不舒服,一天之內就完全麻痺。

而貝爾氏麻痺在中醫認為屬面癱、口眼歪斜的範疇。李啟光醫師說明,現代的中醫研究認為,針灸越早介入治療越有助於神經功能的恢復,如果一發病即馬上結合中醫針灸治療,大多數皆可提早痊癒。

自我照顧3提醒 把握7天治療黃金期

李啟光醫師提醒,顏面神經麻痺的病人,要避免冷風或冷氣直吹麻痺的臉側,平時可以溫熱的毛巾熱敷臉部,增加臉部的血液循環,減少肌肉的麻木感;並常做臉部運動防止臉部肌肉萎縮;若有眼皮的閉合不良,睡覺時要用生理食鹽水浸濕紗布後敷蓋眼睛,以防止因淚液蒸散而造成的角膜潰瘍。

最重要的是,若出現顏面神經麻痺的症狀,請務必把握7天內的黃金治療期,及早就醫。

【延伸閱讀】

痛到無法工作!類風濕性關節炎全方位照護 降低未來失能

助患者挺進移植!急性淋巴性白血病ADC藥物納健保

婦人長期腰痛腿痠 竟是肺癌骨轉移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423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實習記者王馨儀報導)有不少人在脖子、胸前、手臂出現毛囊角化症,到了冬天反而更明顯,到底為什麼?皮膚科醫師指出,毛囊角化症也就是俗成的「雞皮症」,與體質遺傳有關,基本上治療治標不治本,只能隨著年齡增加,賀爾蒙改變來改善。開業皮膚科醫師趙昭明表示,毛囊角化症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冬天因為天氣...

閱讀詳情 »

一、佛 祖 佛教是從印度來的,佛教的創始人是釋迦牟尼。請注意,釋迦牟尼從來沒有自稱是神,他也不贊成別人拜他為神。佛教原來不是說人死後上西天。中國人把佛教改變了(印度先有人把它改變),說佛祖是神,說拜佛的人死後可以上西天等。 釋迦Saka(Sakya)是種族名,意思是“能仁”,...

閱讀詳情 »

緊急通知:黑暗中看手機,易失明 !​​ 習慣睡覺前,手機滑一下,就會滑出大問題,最近有越來越多30到40歲患者上門求診,因為在就寢關燈後,還使用智能型手機。​​手機強光直射眼睛30分鐘以上,造成眼睛黃斑部病變,導致視力急速惡化,特別不可逆的黃斑病。​​一旦得了黃斑病,就等於眼睛癌症,只有等...

閱讀詳情 »

一日三餐是很正常的時候,有時候飯後有些許不適,不要小看這些細節,它很可能預示著你已經病得輕了,那麼,下面就和一邊一起來看看,飯後如何養生​!圖片來源 哪五個症狀警示我們身體出現問題?​ 脹​ 飯後飽脹或終日飽脹、噯氣但不反酸,胃口不好,體重逐漸減輕,面色輕度蒼白或發灰,中老年人要考慮到慢性胃炎,特別...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