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壓力破表不硬撐 正念防疫過生活

壓力破表不硬撐 正念防疫過生活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臺灣疫情爆發後,看著每日的新聞及統計數據,有些人不禁會抱怨覺得很緊張、壓力大,甚至出現頭暈、胸悶等身體不適,每個人可能也多少感受到生活的氛圍變得緊繃,並出現情緒;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中心建議,以「正念的態度」過生活,找回對自己、思緒、情緒、甚至是對生活的掌控,正念過生活,找回生活的感覺、找回當下的寧靜!

疫情期間壓力大  大腦過度疲憊

大林慈濟醫院臨床心理師蔡宜潔指出,人類有功能絕頂的大腦,往往會自動去搜尋對自己有威脅的訊息,例如,哪裡又出現確診個案?社會資源是否不足?以便「避凶」、「生存」,這些都沒有錯,但卻也可能一直讓大腦思緒處於團團轉的疲憊狀態,且被緊張、害怕等負向情緒給淹沒。

覺察和接納心情  不追隨負面情緒

蔡宜潔心理師表示,「覺察」自己的狀態是很重要的,當自己有任何的情緒或不舒服,可以緩緩閉上眼睛,搭配自然的深呼吸,問問自己怎麼了,試圖理解不舒服的症狀為何,或者是什麼樣的想法引發情緒;當釐清這一切,請「接納」處於現狀的自己會有這些症狀或想法,告訴自己沒關係,雖不太舒服,但不用特別去抗拒或壓抑,更不用延伸更多的想法想要去改變什麼,要是你覺察到大腦仍不時地運轉著其他的事,應溫柔而有耐心地將紛飛的思緒,運用專注力抓回到你的深呼吸。

朝向正念生活  仁慈疼惜他人

蔡宜潔心理師提醒,生活中保有正念的態度需要自我提醒,這關乎到大腦前額葉的功能,是可以訓練的,不妨拿張紙,列下生活中你會從事的活動,可以是每天都會執行的事情,如洗澡、走路、下廚,也可以是讓你愉悅的興趣,像是園藝、瑜珈、畫畫等,每天撥點時間,挑選一到兩樣活動,感受當下五感帶給你的經驗,也許可以從中發現,這樣有意識的投入與執行,帶給你新的體驗及滋養,了解到疫情之外,生活中還是有其他的美好及新的經驗等待去發掘!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71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高齡者需當心肌少症,易增加失能、臥床風險。根據台灣過去臨床研究發現,六十五歲以上的社區長者,約7-10%左右的民眾具有肌少症,相當於全台超過三十萬名長輩罹患肌少症。臺北榮總高齡醫學中心陳亮恭主任,研究適合亞洲人肌少症的標準,坐下起立五次,若有困難就須懷疑是否罹患肌少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由中研院、國際知名藥廠主辦的「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決選結果出爐,共有8組生醫創新團隊脫穎而出,並將在3個月內獲得專業培訓課程。2019國際生醫加速器合作計畫,集結中研院、國際知名藥廠、台北醫學大學與成功大學,針對癌症、心血管、腎臟、內分泌代謝、呼吸系統疾病及數位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詹舒婷/台北報導】大陸一波沙塵暴伴隨東北風影響台灣,北部從30日早上起,空氣品質明顯變差,根據行政院環境保護署監測資料顯示,共有18個監測站達到紅色警戒狀況,國民健康署提醒民眾,近日外出時務必戴上口罩,特別是氣喘患者,應多留意身體變化,視情況增加吸入劑頻率。   中央氣象局氣...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傅婷/台中報導】許多人追求一張白淨無瑕的完美臉蛋,若臉上出現斑斑點點實在很惱人。皮膚斑點又以肝斑最難處理,日前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與交通大學光電學院攜手進行臨床研究,證實皮秒雷射不僅能改善肝斑狀況,且能減少細紋及臉部發紅,該研究結果刊登於歐洲頂尖皮膚醫學雜誌《JEADV》。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