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壯年男罹血小板增多症 多次徘徊鬼門關

壯年男罹血小板增多症 多次徘徊鬼門關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31歲林先生三年前因心肌梗塞送醫急救,發現其右冠狀動脈大量血栓造成血管阻塞,安排多次血栓抽吸術後仍有殘存血塊,抽血發現血小板數目極高,確診為血小板增多症,爾後又因另一條血管阻塞,透過置放支架將血管打通。

心肌梗塞年齡下降 遠離危險因子

亞洲大學附屬醫院心臟內科主任王宇澄表示,在急性右冠狀動脈心肌梗塞後,患者雖然於鬼門關前走一遭,但因另一條左前降支冠狀動脈仍有慢性嚴重阻塞,因此一個月後安排第二次心導管手術,經置放支架後打通血管,終於順利康復,於門診持續追蹤與接受藥物治療。

王宇澄醫師指出,心肌梗塞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近年來門診因心肌梗塞就醫的年齡層大幅下滑,雖然多數是因抽菸、三高所致,但若如林先生不明原因反覆血栓,且無論運用任何治療方式都不見效,則需進一步釐清病因,才能對症下藥。

血小板增多症罕見 出現不舒適應立即就醫

王宇澄醫師提醒,雖然血小板增多症臨床上並不多見,但心肌梗塞有年輕化的趨勢,年輕人仍因注意膽固醇、糖尿病、三酸甘油脂指數與家族史,若有三高問題應遵照醫囑服藥,當出現運動走路會喘、胸悶胸痛等症狀,應盡速赴醫檢查,才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找出病灶治療  以防多併發症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血液腫瘤科主任暨亞洲大學附屬醫院血液腫瘤科主治醫師葉士芃表示,血小板增多症每年發生率僅千萬分之一,此症可分為原發性及次發性,前者為基因變異,使得骨髓中血小板前驅細胞不正常增生,導致血小板數量激增,容易造成血管栓塞,必須透過降血小板藥物治療;後者是因感染、藥物或缺鐵性貧血等造成血小板增加,通常只要找出病因並排除即可。

【延伸閱讀】

乾眼危機!居家辦公遠距上課 關鍵「黏蛋白」缺乏怎辦?

雙眼模糊、背痛癱瘓 恐罹患「泛視神經脊髓炎」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0383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高雄第四型登革熱疫情升溫,預防端午連假大流行!疾管署統計,今(2019)年截至5日國內累計16例本土登革熱病例,個案集中在高雄市,另有155例境外移入病例,境外移入病例數為近10年同期最高。本身為醫學研究學者的立法委員陳宜民提醒,此次流行第四型登革熱病毒以往不同,若交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87歲的葉女士,年邁且有多重疾病,因在家中跌倒導致右大腿骨折,手術後行動不便,到醫院回診十分折騰且辛苦。柳營奇美醫院家庭醫學科洪尚平醫師了解葉女士的需求後,主動將她轉介居家醫療服務,由個管師安排醫師到葉女士的家中看診、開藥,並整合心臟科、骨科、神經內科及胸腔科等用藥,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非哺乳期的女性或男性也可能罹患乳腺炎!一名38歲的陳姓女患者,生完小孩已經3年多,停止哺餵母乳逾2年。2個月前發現左側乳房紅腫熱痛,到鄰近診所就醫拿藥卻沒有改善,紅腫未消退並越來越大,且乳房摸起來有硬物感又疼痛,擔心是否長了「壞東西」,轉而至童綜合醫院乳房醫學中心就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炎炎夏日到來,溼熱天氣預告即將進入腸病毒感染高峰,衛福部疾管署統計今年重症已有十二例。臺中慈濟醫院小兒科醫師黃禹銘提醒,四到九月是流行期,六、七月則是高峰期,家長應特別注意五歲以下幼童,因為年紀愈小,保護力愈低,容易發生重症,一旦幼兒出現嗜睡等重症可能前兆,應儘速帶到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