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壯男「突然猝死症」上身 心跳停止後靠低溫療法護腦重生

▲布魯蓋達氏症候群患者本身不易察覺罹病。(照/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心跳停止經急救復甦後仍然昏迷的病人,一線生機「低溫」扮演關鍵。一名32歲男子,日前休假返鄉在家突然昏厥,家人雖然趕緊送醫,但到院後已無呼吸心跳,醫護人員奮力按壓搶救15分鐘,才讓男子恢復呼吸心跳,但人仍昏迷,醫療團隊靠著低溫療法成功保護腦功能,3天後男子恢復意識查無腦部損傷。

童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李俊毅表示,當時是將男子體溫控制在32至34度,延緩腦部氧氣代謝,避免細胞在短時間內大量死亡,讓神經受損比率下降,才能有效避免病患成為植物人的風險。

李俊毅說,事後進一步心導管與心電圖等檢查,發現該名男子疑似罹患少見的布魯格達氏症候群(Brugada Syndrome),該病也被稱為突然猝死症,因為心臟電流出現異常,嚴重者恐出現心室顫動引發猝死。

李俊毅強調,布魯蓋達氏症候群患者的心臟結構通常無異常,但會因為基因缺陷或心臟電流異常,造成心律不整而昏倒、痙攣,嚴重者甚至死亡,多好發於青壯年時期,尤其常在身體無異常狀況之下突然昏倒或猝死。

正因布魯蓋達氏症候群患者常因為心室顫動而死亡,治療方面可手術植入去顫器,監測心臟節律,一旦出現異常,適時給予電流導正心律節奏,避免猝死的發生。

李俊毅提醒,因為布魯蓋達氏症候群患者本身不易察覺罹病,若家族成員中曾有人莫名昏倒或猝死,最好到心臟科進行心電圖檢查,確認是否屬於遺傳到危險基因變異的高危險群,以利早期診治。

照片來源:童綜合醫院提供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勁報記者于郁金/連凱斐/臺南報導】近年失智人口持續攀升,臺灣65歲以上老人每12人即有1位有失智症,且年紀越大盛行率越高;龐大失智人口將是一大隱憂,如何讓失智者有尊嚴且安全生活在社區中,需要你我一起守護。 台南市立醫院結合臺南市政府社區健康營造,尋找合適「失智友善組織」,首波以安平為據點,藉由社區...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北市突冒本土個案!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公布國內新增2例COVID-19確定病例,分別為1例本土個案及1例境外移入;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表示,該本土個案為本國籍30多歲男性,出現症狀就醫採檢,目前研判應該是舊案。指揮中心...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有疫苗到!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4)日下午宣布好消息,我國自購AZ疫苗約14.2萬劑預定於下午抵達桃園國際機場,同時間指揮中心也宣布增加第13期AZ第1劑預約對象,只要是在10月26日前意願登記AZ疫苗的49至18歲民眾,都可以在11月4日下午4點至11月5日中...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代表民進黨角逐台中第二選區立委補選的中山醫大附醫婦產科主治醫師林靜儀,身為預防接種受害救濟審議小組(VICP)委員,今年9次開會卻僅出席1次,請假次數高居第一,更遭疑同時間都在上政論節目,適不適任引發爭議。一向口才便給的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發言人莊人祥今(4)日下午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