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容易泌尿道感染 這些族群尤其要當心

夏天容易泌尿道感染 這些族群尤其要當心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夏季好發泌尿道感染,至少增加1倍以上。女性因生理構造,根據統計,平均每2位女性就有1位有泌尿道感染困擾!43歲的鄭小姐是上班族,因工作繁忙,擔心常上洗手間影響工作進度,每日喝水量少、再加上憋尿習慣,排尿出現疼痛灼熱感、尿意頻頻,急著上廁所尿量卻不多。

拖了3天後鄭小姐發燒、發冷、噁心、嘔吐、甚至右腰部開始疼痛,緊急被同事送急診。經抽血驗尿及理學檢查後,鄭小姐確診為泌尿道感染,且腎臟出現炎症反應,發展成急性腎盂腎炎。鄭小姐住院打點滴、按時服用適當抗生素,情況很快就好轉起來。

懷孕、慢性病患等12族群 泌尿道感染好發族群

烏日林新醫院感染科主任郭正邦表示,泌尿道感染的好發族群為(1)婦女、(2)懷孕婦女、(3)兒童、(4)老年人、(5)長期臥床病人,或是有(6)糖尿病、(7)腎臟病、(8)攝護腺肥大、(9)尿路結石的病人,如果(10)習慣性憋尿、(11)生活習慣不良或是(12)很少喝水,也會增加罹患泌尿道感染的機率。

造成泌尿道感染的一大主因為憋尿,如果膀胱中常囤積大量尿液,容易大量繁殖細菌,長久下來導致泌尿道感染。憋尿也會影響膀胱收縮力、造成發炎,尿量不多卻急著想上廁所,演變成「急性膀胱炎」,還可能出現「血尿」。尿液為腎臟代謝出的廢物,泌尿道感染會影響腎臟,造成腎臟受損。女性朋友更要特別小心,反覆泌尿道感染合併陰道炎,導致骨盆腔發炎或沾黏,將提高不孕機率。

每天喝水量為體重乘30倍 稀釋發炎物質

想要預防泌尿道感染,必要法則為多喝水、不憋尿。如果長時間沒喝水,導致尿量減少、尿液中的廢物和毒素濃度大幅增加。建議每天喝水量(C.C數)為體重乘30倍,至少喝2000 C.C 水,才能稀釋發炎物質。正常排尿將細菌順利沖刷掉,讓腎臟能充分排出毒素和廢物。

郭正邦主任提醒,女性朋友如廁後衛生紙由尿道口往後擦拭,不能來回擦拭,如果有泡澡習慣,也須留意浴缸清潔。每日換洗內褲,培養良好的衛生習慣。出現解尿灼熱疼痛、頻尿、尿急感,須警覺是否為下泌尿道感染;合併出現發燒顫抖、噁心嘔吐、腹瀉或下背痛,則恐怕是上泌尿道感染。建議盡快至感染科或泌尿科門診檢查與治療,依照醫囑服藥,切勿自行停藥,避免泌尿道反覆感染或復發。(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66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膝蓋骨痛有救了,家有腰腿疼痛的人,記得存起來~~~ 以下圖源 粗鹽熱敷治好了我的膝蓋骨痛 我在三、四十歲時,膝蓋骨痛得很厲害,上幾級台階都要扶牆而行,醫生診斷為膝蓋骨變尖,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骨質增生。醫生還說沒有什麼特效藥,這是人開始老化的常有病,給我開了些風濕止痛藥。有一次,我下班回家,空腹服了這...

閱讀詳情 »

一家六口本是歡歡喜喜外出聚餐。不料!幾個人十斤龍蝦下肚,唐小姐夫妻二人卻一起住進了醫院。8月3日,記者從醫院獲悉,江浙人偏愛食用小龍蝦,因此,臨床上確診橫紋肌溶解綜合徵的病例十分常見。 7月29日晚上,24歲的唐小姐與家人聚餐吃龍蝦。30號早上醒來時,就感到頸部和背部痠痛難忍,她以為是吹空調受涼或...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癌友攝取蛋白質、蔬果不足,小心影響免疫力!國內研究發現,高達8成癌友的蛋白質營養不足,恐導致骨骼肌代謝活力及免疫機能下降。營養師建議,每天可各喝一杯堅果豆漿、蔬果汁,有助提升健康狀況。 台大團隊與癌症關懷基金會歷時3年,針對108名癌友進行「全食物飲食指導計畫」,經過3...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許碩穎報導)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即將到來,在這特別的日子裡,全家人聚餐、送卡片表達感謝爸爸的辛勞。但是爸爸們有沒有想過,在孩子心目中,理想的爸爸是什麼模樣?根據統計,對孩童來說,只要常帶孩子出去玩、多相處,就是完美老爸! 根據兒福聯盟2015年父子互動關係調查報告顯示,孩子們最期盼有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