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戲水遭水母螫傷 嚴重恐危及生命

夏天戲水遭水母螫傷 嚴重恐危及生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

暑假期間,許多民眾喜歡去海邊消暑,但要注意,不小心碰上水母,嚴重恐過敏性休克;成大醫院皮膚部醫師劉承翰表示,生活在海水域的水母,屬於腔腸動物,外觀呈現半透明傘狀,還有數個不等的觸鬚,這些觸鬚上的刺絲胞,不僅含有多種毒素,若不小心碰觸到肌膚,這時水母的刺絲胞就會將毒素注入目標體內,就可能引起劇痛,甚至留下紅色鞭痕,嚴重者甚至可能導致血管性水腫或過敏性休克等,危及生命,不得不慎。

不同水母毒性相異 常見皮膚炎

臨床上,一名楊小姐,因去海裡拍打水母,使雙腳不小心碰上水母觸鬚,不僅導致兩邊小腿長水泡,甚至感到劇痛,就連服用止痛藥都無法止痛,所幸緊急就醫治療,目前已無大礙;劉承翰醫師指出,不同的水母產生的毒性也不同,常見的立即反應包括直線型的膨疹、丘疹及群聚型的水泡,或過敏性接觸性皮膚炎,但也有患者2至3周後才開始出現遲發性的結節性紅斑等症狀。

被水母觸鬚碰到 可使用小蘇打減緩症狀

一旦不小心被水母觸鬚碰到,首要除了得先求救外,也應觀察患者生命跡象是否穩定,並減少移動患者,避免附著於皮膚上的觸鬚釋放出更多毒素;劉承翰醫師表示,這時可使用醋、小蘇打、木瓜酵素等,幫助減緩症狀,避免用尿液、氨水、檸檬汁、酒精、雙氧水等塗抹傷口,否則恐使症狀惡化。

已死去水母不要碰 觸鬚仍恐存毒素

另外,可使用大量海水沖洗,或任何信用卡等卡片類刮除附著於皮膚上的觸鬚,並盡快尋求皮膚科醫師協助治療;劉承翰醫師提醒,除了颱風來襲的前後1週應避免靠近海邊,減少接觸到大量斷裂的水母觸鬚,即使看到已死去的水母,也千萬不要觸碰,因水母死後數小時,仍可能釋放出毒素,不得輕忽嚴重性,民眾戲水時,最好選擇有合格救生員且安全的環境,盡量穿著能遮蔽四肢的泳裝,才能有效避免受到水母危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9016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肌膚鬆垮三十拉警報 電音雙波非侵入治療夯年過三十大關,許多人發現臉上開始有細紋、皮膚變得鬆弛、彈性不再,年輕時緊緻的鵝蛋臉因為老化或脂肪位移,變成顯老的U型鬆垮臉,讓人感到相當沮喪。醫美集團總院長黃仁吳醫師觀察到,「想要變更年輕」是民眾的普遍需求,因此針對輕度及中度鬆垮...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盈臻/台北報導】立委、藝人余天的女兒余苑綺,年僅36歲,卻在5年前確診直腸癌,半年治療期間接受12次化療,病情穩定,但為了生第2胎,並未依照醫師囑咐回診追蹤,日前直腸癌復發,癌細胞已擴散至其他器官。   長久以來大腸直腸癌始終位居台灣癌症發生率第1名,主要由腺瘤瘜肉癌化造成...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馬姍妤/宜蘭報導】宜蘭1名26歲楊姓女子因感冒至診所就醫,5天後因症狀不見好轉,轉往羅東博愛醫院接受治療,進一步檢查竟發現是感冒併發心肌炎,經心臟內外科、加護病房合力救治並裝設葉克膜搶命,最終才幸運撿回1命,醫師提醒,千萬別輕忽小感冒,平時更應加強自身抵抗力。   心臟血管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譯組/外電報導】美國根據1項對退伍軍人進行的研究表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年輕人,到中年時更容易罹患中風,甚至比糖尿病、肥胖或吸菸而中風的機率更高,此研究發表在《中風雜誌》(stroke)。   美國約有30%的退伍軍人受到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TSD)的影響,...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