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天防曬沒做好 小心「光老化」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夏天享受陽光同時,小心沒做好防曬,陽光在肌膚留下難以去除的「吻痕」!皮膚科醫師指出,陽光中的UVA是皮膚出現斑點、細紋等光老化的元兇,曾有一名69歲運將,經過28年工作後,長期暴露在窗邊的左半臉和右邊有近乎10歲以上的差異,兇手就是陽光造成的「光老化」。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皮膚科醫師邵湘德指出,過度暴露在陽光下可能帶來的傷害,包括曬斑、皺紋、不同程度的曬傷,嚴重者恐患皮膚癌。陽光中主要造成皮膚傷害的紫外線為UVA和UVB,UVB會引起曬紅、曬傷,隨季節、天候及早晚強度有所不同;UVA則穿透到更深層,造成光老化,也讓皮膚變黑及斑點明顯,而兩者都和皮膚癌息息相關。

防曬很重要,但防曬用品怎麼選購、使用,卻有許多民眾誤解。邵湘德說明,防曬乳的標示分為SPF和UVA(日系產品以PA標示);SPF代表對UVB的防護,由數字標示,國內規範上限為50;UVA代表對UVA的防護,通常顯示為星級(1-4顆代表由低至高防禦程度),若以PA標示,PA+可延長2-4倍曬黑時間、PA++4-8倍、最多標示到PA+++。

邵湘德建議,一般輕度活動的上班族,可選購SPF30、UVA☆☆以上的防曬產品,在出門前15分鐘塗抹足量在臉和陽光容易曝曬的地方,如手背和後頸;一般成人有效塗抹量為2mg/cm²,換算乳劑倒在手上約為十元硬幣大小,霜劑則為一個食指指節長度。在沒有大量流汗的情況下,3-4小時補擦一次,若有化妝習慣,可選擇具防曬係數的粉餅來補強。

喜好水上、戶外活動的族群,應選SPF30、UVA☆☆☆以上,且標有Water-resistant/Very

Water-resistant的防曬產品,約兩小時補擦一次;若游泳或大量流汗,建議在日光曝曬30分鐘後再補擦。

邵湘德提醒,嬰幼兒皮膚細嫩,對紫外線特別敏感,應盡量避免曝曬,6個月以下寶寶應用衣物阻隔陽光,6個月以上可選擇合適的兒童防曬產品,配合防曬衣物;為避免過敏,盡量挑選惰性成分的純物理性防曬。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9596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國人捐贈皮膚風氣低,每年僅不到40人。台大醫院成立「國家型皮膚保存庫」,將加強推廣大體皮膚勸募,預計提升捐贈數至每年300人,該院副院長林明燦及整形外科主任戴浩志,都率先簽署響應。 大體皮膚是燒傷救命關鍵 去年八仙塵爆造成15死499傷,衛福部耗資2億元購買國外大體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一名40多歲男子,工作壓力大,過去4年天天酗酒,想要借酒澆愁,沒想到最後失眠,甚至還罹患憂慮症。醫師表示,每天喝超過3罐350cc的啤酒,容易慢性酒精依賴,不只危害肝臟、胰臟、腸胃,精神疾病也容易上身。 戒酒門診重拾健康 收治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任陳益乾指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疾病管制署公布南投縣出現該縣今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個案為62歲男性退休人員,日前出現發燒、腹瀉、噁心及食慾不振等症狀,2日後至醫院就醫並收治住院,後因意識不清轉院治療,並由醫院採檢通報,經疾管署實驗室檢驗後,確認感染日本腦炎。 同住家人無症狀 疾管署表示,經衛生單...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世界衛生組織(WHO)於日前公布茲卡病毒最新疫情概況報告指出,中美洲暨加勒比海地區安奎拉(英國海外領地)出現蟲媒傳播本土疫情;疾病管制署隨即提升安奎拉茲卡病毒旅遊疫情建議至第二級警示(Alert)。建議懷孕婦女暫緩前往,一般旅客則應避免蚊蟲叮咬,離開流行地區後2個月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