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季食物中毒高峰 罪魁禍首就在這裡!

夏季食物中毒高峰 罪魁禍首就在這裡!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仲夏之際,如因食材保存或調理過程稍有不慎,容易提高食品中毒發生機率。臺北市衛生局統計,108年4月至6月共13件食品中毒通報案,較107年同期10件,增加3件,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或業者在調理食品應謹守,洗手、新鮮、生熟食分開、徹底加熱及注意保存溫度等五大原則,預防食品中毒。

吃這些高風險食物 當心毒素入肚

臺北市衛生局指出,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病因大宗為病毒、細菌、天然毒。通常未經加熱的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是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而常被視為優良蛋白質來源的魚貝類等水產品,則更需注意組織胺、諾羅病毒等中毒風險。
組織胺藏在腐敗魚肉之中 謹慎保鮮烹調

臺北市衛生局說明,組織胺(Histamine)是在腐敗魚肉,如鮪魚、鯖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等,常見的一種化合物,對熱安定,不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一旦產生就不易去除;一般說來,開放式、潮濕的存放空間,易使魚體受到腸內細菌污染,僅24小時內,便足以產生引起中毒的組織胺含量。

衛生局提醒,預防組織胺食品中毒,需注意調理條件,包括:於衛生良好環境確實以低溫或冷凍保存魚體、魚體解凍到烹煮間隔不超過2小時、以及足夠的烹調時間和溫度。此外,餐飲業者對於食材來源、處理流程、烹調器具、環境設備等,應確實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莫名出血點、瘀青!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恐腦出血

過敏性鼻炎好難受 減敏療法來stop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 40歲的洪先生,今年初帶女兒至亞東醫院就醫,他突然失去意識暈倒在地,呼吸、心跳、血壓都測不到;院方立刻啟動急救小組進行電擊急救,確診為心律不整發作,手術植入性體內去顫器,成功挽救一家之主。 未規則服藥 心律不整發作 收治個案的亞東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林恆旭指出,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梅志銓報導) 人的心臟就像幫浦,馬力不夠時,血液就無法順利循環,這就叫做「心臟衰竭」,嚴重可能導致死亡。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近日為「心臟衰竭」取別名為「疲球心」,提醒民眾多注意疲球心「喘、腫、累」等警訊。 中華民國心臟基金會執行長林俊立教授表示,疲球心典型症狀包括呼吸喘、容...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小華雖然擁有端正的五官及豐滿的胸部,卻有著西洋梨型身材。天生肥胖的下半身讓小華總是對他的身材不滿意,即便努力運動,下半身的改善仍然相當有限。為了達到良好塑身效果,小華決定利用抽脂以消弭心中長久的遺憾。經過醫師的評估,建議小華可使用超音波抽脂機將這些部位的脂肪抽出來,再雕塑...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很多女性都有穿高跟鞋扭傷腳踝的經驗,有人會立即去就醫,但是不少人會不以為意;然而,受過傷的腳踝若是沒有立即治療,時間久了,腳踝卻很可能出現腫脹,而且會壓迫到神經,甚至可能會引起腳趾發麻。除了西醫治療之外,中醫也可經由外敷藥、內用藥與針灸治療,讓陳年舊傷得以復原。 急性...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