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夏季食物中毒高峰 罪魁禍首就在這裡!

夏季食物中毒高峰 罪魁禍首就在這裡!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仲夏之際,如因食材保存或調理過程稍有不慎,容易提高食品中毒發生機率。臺北市衛生局統計,108年4月至6月共13件食品中毒通報案,較107年同期10件,增加3件,衛生局特別提醒,民眾或業者在調理食品應謹守,洗手、新鮮、生熟食分開、徹底加熱及注意保存溫度等五大原則,預防食品中毒。

吃這些高風險食物 當心毒素入肚

臺北市衛生局指出,食品中毒定義為2人或以上攝取相同食品出現相似症狀,病因大宗為病毒、細菌、天然毒。通常未經加熱的生菜沙拉、生魚片、飲冰品等,是食品中毒的高風險食物;而常被視為優良蛋白質來源的魚貝類等水產品,則更需注意組織胺、諾羅病毒等中毒風險。
組織胺藏在腐敗魚肉之中 謹慎保鮮烹調

臺北市衛生局說明,組織胺(Histamine)是在腐敗魚肉,如鮪魚、鯖魚、鰹魚、秋刀魚、沙丁魚等,常見的一種化合物,對熱安定,不易以加熱方式加以破壞,一旦產生就不易去除;一般說來,開放式、潮濕的存放空間,易使魚體受到腸內細菌污染,僅24小時內,便足以產生引起中毒的組織胺含量。

衛生局提醒,預防組織胺食品中毒,需注意調理條件,包括:於衛生良好環境確實以低溫或冷凍保存魚體、魚體解凍到烹煮間隔不超過2小時、以及足夠的烹調時間和溫度。此外,餐飲業者對於食材來源、處理流程、烹調器具、環境設備等,應確實符合食品良好衛生規範準則。

莫名出血點、瘀青!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恐腦出血

過敏性鼻炎好難受 減敏療法來stop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98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門診中常見病人因為手肘痠痛無力來就診,每當告知為網球肘時,大部分的反應都是:「奇怪!我又不會打網球,怎麼會得到網球肘呢?」事實上,網球肘又稱肱骨外上髁炎,是肘關節附近肌腱炎的統稱,因好發於網球運動員,故被稱為「網球肘(Tennis elbow)」。網球肘抓握動作易疼痛 ...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在台灣肝癌位居死因第二位,一年就奪在約八千條人命,堪稱台灣國病!治療上,得針對病患腫瘤大小、數目、位置、肝功能,以及是否有肝臟外轉移、血管侵犯或其他身體狀況,決定適合的治療方式,中國醫藥大學安南醫院許秉毅醫療副院長指出,早期肝癌者可接受外科手術治療或肝癌射頻燒灼術(電燒...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木森/台北報導】近日氣溫持續處於高溫狀態,在炎熱的天氣下,多數人只想盡可能待在冷氣房內,不過許多民眾因為經常進出冷氣房,溫度冷熱驟變,以致出現鼻塞、不停打噴嚏或是流鼻水等症狀。中醫師陳瑞聲解釋,其實打噴嚏是因為鼻黏膜受傷,使附著在鼻腔中的塵螨、黴菌、混合性細菌在吸入冷空氣時躁動,造成...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器官捐贈助家庭重生!五口幸福美滿的陳太太,因出血性中風陷入重度昏迷,因她曾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家屬與院方了解與溝通後,同意器捐,幫助4個家庭重生。國泰綜合醫院7日舉辦「愛.捨&得—請支持器官捐贈」宣導活動,分享上述案例,由院長及副院長領銜器官勸募及移植跨科別醫療團隊,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