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中暑體溫一路飆 送醫降溫可搶命

中暑體溫一路飆 送醫降溫可搶命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氣溫炎熱,彰化38歲楊姓男子智能障礙且不良於行,住在鐵皮屋內中暑昏迷,體溫竟然飆到41.8度,送衛福部彰化醫院急救,昏迷指數低到3分,經插管及緊急降溫後送加護病房才救回一命。急診醫師黃鎧翊表示,不只是戶外中暑常發生,也要小心室內中暑,而一般家庭沒有足夠的降溫設備,一旦中暑昏迷一定要馬上送醫,搶時間降溫。

中暑昏迷很危急 送醫施以降溫器

彰化醫院加護病房主任林文培強調,中暑昏迷後,若不在1小時內快速降溫,即使救得回來,9成以上都無法恢復原狀,大部分腦神經會受損,民眾千萬不要輕忽中暑。

急診醫師黃鎧翊說,楊男到院時,意識不清,不只體溫高到嚇人的41.8℃,連昏迷指數都只有3,經插管搶救,連續施打低溫4℃的生理食鹽水4000㏄,1小時後體溫降到39.7度,送加護病房。林文培醫師指出,楊男在加護病房,以降溫器連續施救,終於慢慢降溫,脫離險境,經過10多天的照護,恢復狀況良好。

有「熱衰竭」出現 視為中暑前兆

黃鎧翊醫師指出,一般人夏天不舒服常會說「中暑」了,其實是熱衰竭,指的是處在熱環境過久,持續流汗,未補充適當的鹽分及水分,造成全身性不舒服,體溫大多是正常,或者稍微高一點,熱衰竭在某種程度上可視為中暑前兆;中暑是指高溫環境下,身體難以散熱,造成身體的體溫超過40.5℃,同時中樞神經的功能出現障礙,危及生命。

彰化醫院急診主任詹征褘表示,中暑最重要的是「早發現、快降溫」,若楊男昏迷後沒有馬上送醫降溫,恐就不樂觀了。

預防中暑之道 待陰涼處、多喝水

林文培醫師說,較常見的是運動型中暑,運動過量的中暑者原本身體機能就較為健全,死亡率約2成;另一種是非運動型中暑,常發生在室內,以老人家、行動不便、慢性病患者、智能障礙者居多,由於身體機能較差,死亡率約6成。

黃鎧翊醫師指出,不管是熱衰竭或中暑,立刻要做的事是把病患移到陰涼處,除去身上過多有束縛的衣物,用溫水擦拭或風扇冷卻,一有發燒要馬上送醫。至於如何預防,最主要是當天氣炎熱時,儘量待在陰涼處,多喝水,補充鹽分。

【延伸閱讀】

過敏性鼻炎好難受 減敏療法來stop

莫名出血點、瘀青! 免疫性血小板低下症恐腦出血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30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綜合報導】農曆新年即將來臨,送舊迎新大掃除是多數民眾每年的傳統之一。不過清潔過程中,皮膚接觸各種物質一久,有些人會開始發癢、起紅疹,甚至有灼熱感,這就是常見的接觸性皮膚炎。醫師傳授民眾小撇步,避免接觸性皮膚炎發作。 牛年旺旺靈籤:替你的2021年求支流年籤詩吧! 年節大掃除 ...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昨(5)日發佈,新冠本土個案第924例,與第839例與第870例視同住家人,2次檢驗病毒核酸Ct值與抗體研判,感染應3至4周,很有可能接觸第839例感染;另外,今(6)日新增1例境外移入由美國入境,雖然曾經台灣社區約2周,但指揮中心仍判定個案在境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新冠群聚1月11日發展至今,出現20名確診患者,本院檢驗2,132名與分院334名員工,病毒核酸採檢都呈現陰性,但值得注意血清抗體採檢有1名發現微弱訊號,指揮中心正在重複確認;針對整起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比較不具有威脅了,事件完結將會整理結案對外...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新冠群聚1月11日發展至今,出現20名確診患者,本院檢驗2,132名與分院334名員工,病毒核酸採檢都呈現陰性,但值得注意血清抗體採檢有1名發現微弱訊號,指揮中心正在重複確認;針對整起事件,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比較不具有威脅了,事件完結將會整理結案對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