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夏日隱憂!腋下出汗量比人多5倍 若逾6個月快就醫診治

▲夏天一到,多汗及異味問題常困擾人。(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炎炎夏日,又到多汗及氣味困擾人的季節,奇美醫學中心皮膚科主任賴豐傑表示,一般多汗症病人容易因緊張,或輕微運動便大量出汗,尤其是在腋下,出汗量是正常人的5倍之多,且多汗的情況若經細菌感染,還會發出難聞氣味,就是所謂的「狐臭」,提醒民眾若伴隨生活及人際困擾,即達到應治療標準。

舞蹈老師小李(化名)就是典型個案,只要一緊張或運動量較大時就爆汗,尤其最讓他尷尬又困擾的是腋下臭味的問題,每當舞動身體或近距離解說時,就覺得很丟人。

賴豐傑說,汗腺具有散熱、調節體溫及排泄的功能,分佈於全身皮膚,在頭頸部、腋下及雙手部位特別發達,由於人是恆溫的動物,需保持一定的體溫,而體溫的調節是由交感神經控制,當汗腺的腺體受交感神經刺激而過度分泌時,即是多汗症。

多汗的原因,以原發性多汗占大多數,主要是因為交感神經反射的亢進引起異常排汗,而發生最多的部位是在腋窩、手心及腳底這些汗腺分佈較多的地方;多汗症也可能肇因於某些精神神經疾病、代謝性疾病、內分泌紊亂、腫瘤及藥物等。

賴豐傑表示,臨床病人常抱怨,雙手多汗到考試寫字時都會弄溼紙張,或因手太溼而不敢和人握手,動不動汗流不止,往往造成生活上的眾多困擾,影響正常社交及工作,尤其,若再加上腋下大汗腺(頂漿腺)活動力旺盛,其分泌物當中的脂肪酸與表皮細菌產生反應而衍生狐臭的話,更讓人尷尬。

臨床觀察發現,這類求診病人近8成為20到54歲,每3人就有2人有家族病史,且通常在夏天及秋天就醫者較多。賴豐傑說,當症狀已超過6個月,並伴隨稍為活動腋下兩側就多汗、異味已對日常活動造成影響、打開空調至攝氏26度以下還會出汗等就達到必須治療的標準。

賴豐傑指出,過去腋下多汗及狐臭多以手術治療居多,然而侵入式治療造成民眾治療意願較低,現在也有非侵入性的療程可選擇,不用開刀,一樣可深度破壞汗腺,達到改善。

照片來源:翻攝自Pixabay

【匯流筆陣】
CNEWS歡迎各界投書,來稿請寄至[email protected],並請附上真實姓名、聯絡方式與職業身份簡介。
CNEWS匯流新聞網:https://cnews.com.tw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記者羅林/新竹報導】 厝邊相揪顧健康,成人免費篩檢B、C肝,還可獲禮抽獎!新竹市府衛生局今(3/26)日與40家醫療院所一同宣告推「B、C肝炎免費篩檢」,凡設籍本市45至79歲民眾及40至79歲原住民可享終身一次免費的B、C型肝炎篩檢服務,還能順道做免費成人健檢,6月30日前完成篩檢者就贈生活用品...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十大爆肝行業,你在其中嗎?台灣減害協會、台灣預防醫學會今(26)日公布一份調查結果顯示,最新國人十大爆肝行業排行榜,前3名分別依序是「工程師」、「醫護人員」以及「客貨運司機」,值得注意是,超商店員、小編也都上榜。專家就呼籲政府及相關產業不要僅補助健檢,更應該注重排班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Penny是一名服飾店老闆娘,4年前因開店壓力大,一天睡不到3小時,加上愛吃辣,臉上一夕間爆出許多紅色小顆斑點,且又乾又癢。由於膚況不適合上妝,面對客人們的關心與好奇,讓她更難過。起初她以為是接觸到衣物塵蟎或灰塵導致過敏,聽信偏方買食鹽水濕敷臉頰,不料反而讓皮膚更...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檢疫期滿前檢驗陰性,只隔12天,自費採檢卻變陽性!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公布國內新增1例境外移入COVID-19確定病例,案1014為菲律賓籍30多歲男性移工,就發生這樣的狀況,其入境期間並無症狀,指揮中心已掌握同車接觸者共7人,列自主健康管理。 中央流行疫...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