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外界質疑意識形態讓疫苗「遲到」? 陳時中:扯太遠!

外界質疑意識形態讓疫苗「遲到」? 陳時中:扯太遠!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日前曾說台灣最快在今年3月將有新冠疫苗輸入,但現在仍不見動靜,外界懷疑有沒有可能「遲到」?,陳時中在記者會再次強調,有確定消息才會對外宣布,將持續透過各種管道接洽,並保證台灣冷鏈技術沒有問題。至於「晶片換疫苗」,陳時中則說各部會都會分工合作。


媒體報導外界質疑台灣比50多個國家晚取得疫苗,可能與政黨意識形態有關,陳時中回應「這樣的說法就一點點無稽之談」;陳時中強調,取得疫苗與國際談判與分配有關,要扯上意識形態就有點遠了,至於談判技巧好壞,或對候選疫苗比較嚴格的說法,都可以討論,但與意識形態無關。


同時也有說法質疑,如果當初和台灣東洋簽約,可能已經取得輝瑞BNT疫苗,記者會上陳時中遭詢問會不會扼腕,陳時中則說:「沒有扼不扼腕的問題,買賣不成情意在,牽涉到保密協定,商業談判雙方各自有思考方向,雙方沒辦法合意就不會成交,各自都有立場,沒有辦法談成就會破局。」


然而即便台灣採購到疫苗,包含輝瑞BNT疫苗等都必須存放在零下70度超低溫環境,台灣冷鏈技術是否「準備好了?」,陳時中強調,台灣冷鏈技術沒有問題。陳時中也說,每1個疫苗廠都有相關商業合約,要跟有授權的單位才能談,沒有授權很難談判,要排除障礙才能盡快取得疫苗,至於拿到的時間,各種可能性都有。


另一方面,有關國產新冠疫苗研發,因本土病例少,是否能完成第3期臨床實驗也是熱議話題。陳時中則說,國外第3期有臨床中和抗體數據可以參考,台灣因本土病例少,可以利用民眾沒有病毒產生抗體的優勢,來輕易分辨疫苗所產生的抗體,只要臨床實驗設計好,也可以有一樣的成效。


更多NOW健康報導
▸舞蹈老師上課怕漏尿! 婦科醫師:擺脫溼控人生有方法
▸「癌」友倍力GO!防癌知識大考驗,完成測驗好禮等你拿!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學會控「醣」、穩住血「糖」 控制糖尿病其實沒有這麼難!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歐洲研究發現,從一個人握手力量強弱,就能判斷這人的健康狀況,握手越強而有力,身體就越健康,研究也發現,握力最差的人,無論何時,死亡風險都比其他人增加70%。 握力最弱者 死亡風險增7成 根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英國一項研究發現,握手力量最弱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黃軍瑋報導)聲音能夠撫慰人心,乳癌病友協會與台灣全癌症病友連線成立「牽手之聲CanCheers」,有知名廣播人訪談,還有病友分享故事,陪伴癌友度過低潮。中華民國乳癌病友協會秘書長林葳婕表示,「牽手之聲CanCheers」是全台第一個癌友網路電台,提供癌友獲得正確防治訊息,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隨著中醫養生熱的興起,有越來越多人願意嘗試以中草藥來調理或治療身體疾患,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的統計,目前全世界約有3/4以上的人口,曾經嘗試或仰賴中草藥來治病,而在台灣約有66%經常性使用中藥,並佔門診健保使用頻率的15%。 中西藥併用治療疾病相當普遍 臺北市立聯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很多人認為,一天一定要喝八杯水,水分補充才足夠、身體才會健康。不過澳洲一項研究卻發現,身體自有一套機制調節水分攝取,身體也會阻止攝取過多水分,避免發生水中毒,如果違逆這套機制,不管身體有沒有需求,硬要每天喝八杯水,反而會增加水中毒風險。 吞嚥抑制反應 避免喝水過量 上...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