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多睡午覺 遠離心臟病風險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午睡對心臟有益?一項受試者高達2萬多人的大型希臘研究顯示,每週3次、每次至少30分的午睡可減少心臟病致死。研究人員推測,中午午睡可以減少壓力,或許能降低死於心臟病的風險。

儘管這項最新研究結果仍需進一步被證實,但該項計畫主持人DimitriosTrichopoulos醫師認為,午睡的害處很少,但可能對健康的好處卻很大。

他表示,大多數人沒有每天午睡,但如果能夠養成午覺習慣,應該有助於保護心臟。在地中海和拉丁美洲國家等地的心臟病死亡率較低,而午睡早已是生活文化的一部分。

這篇最新發表的希臘研究是由波士頓哈佛公共衛生學校和希臘的雅典醫學院的Tichopoulos醫師和同事們所執行,共針對2萬3681位沒有心臟病、中風、或癌症病史的希臘居民進行研究,平均追蹤6.3年。

在嘗試控制飲食和活動量等心臟病風險因素後,研究人員認為,每星期3次以上午睡且每次午覺時間至少30分鐘午睡的人,會比沒有定期午睡的人減少37%死於心臟病的可能性。

Trichopoulos醫師表示,即使每天午睡確實能降低心臟風險,但這也只是為什麼希臘人比美國人少死於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許多解釋之一。其餘原因則包括傳統地中海飲食,攝取豐富的水果、蔬菜、豆類、榖類以及少量紅肉。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0510

相關推薦

以前會覺得小朋友白白胖胖的很可愛,然而,隨著健康意識抬頭,此觀念也已經改變,肥胖在全世界都逐漸開始被視為一種「慢性疾病」,需從小開始防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的統計,2016年全球肥胖人數已達1975年的近三倍,其中,成人肥胖者超過6.5億人。以台灣來說,2016-2019年兒童及青少年肥胖的盛行率高達...

閱讀詳情 »

在過去,一旦軟骨、肌腱、韌帶等部位因長期磨損或外力影響導致受損,僅能針對症狀用藥處理,嚴重時再進行手術將受損部位移除,其中,困擾許多人的「膝關節退化」問題就是典型例子。知名骨科診所院長戴念國表示,以前的醫學教科書明言「軟骨細胞無法再生」,而受限於醫療技術,傳統治療一般以保守療法為多(復健、消炎藥),...

閱讀詳情 »

隨著許多名人先後傳出罹患巴金森氏症並因此而淡出工作或演藝圈,此疾病也屢屢被拉上檯面討論。事實上,巴金森氏症為第二常見之神經退化性疾病,與我們的距離似乎比想像中還近,如果能對此病多一點了解,於早期警覺,並配合妥善藥物或手術治療,維持良好生活品質不無可能。 藥物長期使用效力降低 副作用難耐受 巴金森氏症...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許多人將減重與戒菸視為人生兩大難事,確實如此,據統計,全台超過百萬人罹患肥胖症,應該減重,但知易行難,有些人跟脂肪奮戰幾10年,仍然屬於進行式中。醫師提醒,家長務必注意孩子體重,因為小時候胖,長大後很可能就是胖子,別讓脂肪成為孩子一輩子的負擔。 2020年國人10大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