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夜間頻尿 當心恐增2倍骨折機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夜間頻尿 當心恐增2倍骨折機率!

你有夜間頻尿的煩惱嗎?根據研究顯示夜間小便次數多達2次以上,可是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讓人頭腦渾沌、記憶力變差與頭痛等等;對於老人家來說,更會增加2倍的跌倒骨折機率,甚至有研究顯示長期夜尿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何判斷是否有夜尿症?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林德祺主任解釋由於人體設計相當奧妙,正常人體在晚上會分泌較多的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尿量,所以一般人不會有夜尿的煩惱;但因為種種因素影響,導致晚上尿量超過一天的1/3,導致頻繁起床尿/尿。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夜尿問題,常見的原因如下:

1) 夜間多尿症/

我們人體的賀爾蒙是有規律性的,受到抗利尿激素的影響決定是否夜尿,這個激素會在晚上分泌較多,讓尿量減少,但隨著年紀增加,腦部的疾病而改變,抗利尿激素開始分泌不足,導致晚上排尿量過多,這種狀況可以在睡前吃1顆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效果一般都不錯。

2) 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肥大容易導致排尿困難與不順暢,同時也會尿不乾淨導致餘尿量過多,這樣子膀胱很快又裝滿了,便會不斷在夜晚起來尿尿。輕微的病患可以透過吃藥控制,嚴重的病患如果餘尿量太多,建議前往泌尿科檢查是否有開刀治療的需求,採取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TURP),用內視鏡把攝護腺刮一刮,便可一勞永逸。

3)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如果睡覺時常常鼾聲如雷,恐怕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不只會睡眠品質,更會導致失眠。當患者處於淺眠的狀況下,容易產生尿意想上廁所,另外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讓人體在睡眠時處於缺氧的狀態,使得心房利尿鈉激素分泌過多,導致夜尿量增加,這也是造成夜尿症的原因。治療方式除了吃藥、減肥以外,病情嚴重的患者建議考慮找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是否要開刀改善。 

4) 膀胱過動症/

正常膀胱裝300-400cc的尿才會產生尿意,但敏感性的膀胱可能裝100-150cc的尿就開始想小便,其實膀胱過動症就是膀胱敏感,於是常常要在半夜起床上廁所,對於這種狀況可以先吃藥看看,多數患者效果不錯。

5) 其他原因/

其實夜尿症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有的人是糖尿病控制不好,有的人是心臟衰竭造成的,也有的人是尿崩症等等。

林德祺主任表示,根據臨床統計,夜尿症佔泌尿科門診的比例不算低,這並不是一個容易被診斷治療的疾病,導致夜間多尿症有各式各樣的原因,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找到主因,才能正確對症下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台灣老年人口的比例正大幅增加,「高齡化社會」馬上要變成「高齡社會」,其所產生的問題值得民眾探討。根據一項英國研究指出,藝術和文化活動能促進65歲以上老人的健康、生活品質和幸福感! 高挑戰度活動 有助改善心理狀態 另一相關研究則指出,數位攝影或縫棉被都有助於保持認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隨著低頭族越來越多,生活步調加速,顳顎關節病患也有所增加!就有一名年輕男子,進食會發出喀啦喀啦的聲響,還感覺臉頰發疼,就醫吃藥稍微改善,也做了咬合板,但情況仍反覆發作,最近病情加劇,已經到了嘴巴打不開、頭痛欲裂的地步,嚴重影響生活,輾轉到中醫求診,藉由傷科手法及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小孩無故突然發胖,當心是腎臟出問題!一名3歲的李小弟,一周內體重從十六公斤增加到二十公斤,童稚的臉龐嚴重浮腫,雙眼被擠成一線,被診斷為「原發性腎病症候群」,經醫師以類固醇治療後,,體重恢復斤,全身水腫消退,尿蛋白也慢慢消失,病情逐漸改善。 腎病症候群為常見的小兒腎...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周末太陽露臉出遊好天氣,但國民健康署表示,高屏地區受大氣擴散不佳影響,有細懸浮微粒濃度偏高現象,提醒民眾空氣品質為即時監測的動態資料,可隨時注意行政院環保署空氣品質監測網訊息,並作好五項自我防護措施。 PM2.5超標  敏感性族群減少外出 國民健康署提醒...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