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夜間頻尿 當心恐增2倍骨折機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

夜間頻尿 當心恐增2倍骨折機率!

你有夜間頻尿的煩惱嗎?根據研究顯示夜間小便次數多達2次以上,可是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讓人頭腦渾沌、記憶力變差與頭痛等等;對於老人家來說,更會增加2倍的跌倒骨折機率,甚至有研究顯示長期夜尿會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如何判斷是否有夜尿症?烏日林新醫院泌尿科林德祺主任解釋由於人體設計相當奧妙,正常人體在晚上會分泌較多的抗利尿激素減少夜間尿量,所以一般人不會有夜尿的煩惱;但因為種種因素影響,導致晚上尿量超過一天的1/3,導致頻繁起床尿/尿。很多疾病都可能造成夜尿問題,常見的原因如下:

1) 夜間多尿症/

我們人體的賀爾蒙是有規律性的,受到抗利尿激素的影響決定是否夜尿,這個激素會在晚上分泌較多,讓尿量減少,但隨著年紀增加,腦部的疾病而改變,抗利尿激素開始分泌不足,導致晚上排尿量過多,這種狀況可以在睡前吃1顆人工合成的抗利尿激素,效果一般都不錯。

2) 攝護腺肥大/

攝護腺肥大容易導致排尿困難與不順暢,同時也會尿不乾淨導致餘尿量過多,這樣子膀胱很快又裝滿了,便會不斷在夜晚起來尿尿。輕微的病患可以透過吃藥控制,嚴重的病患如果餘尿量太多,建議前往泌尿科檢查是否有開刀治療的需求,採取尿道攝護腺刮除手術(TURP),用內視鏡把攝護腺刮一刮,便可一勞永逸。

3) 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如果睡覺時常常鼾聲如雷,恐怕是有睡眠呼吸中止症,長期下來不只會睡眠品質,更會導致失眠。當患者處於淺眠的狀況下,容易產生尿意想上廁所,另外睡眠呼吸中止症也會讓人體在睡眠時處於缺氧的狀態,使得心房利尿鈉激素分泌過多,導致夜尿量增加,這也是造成夜尿症的原因。治療方式除了吃藥、減肥以外,病情嚴重的患者建議考慮找耳鼻喉科醫師評估是否要開刀改善。 

4) 膀胱過動症/

正常膀胱裝300-400cc的尿才會產生尿意,但敏感性的膀胱可能裝100-150cc的尿就開始想小便,其實膀胱過動症就是膀胱敏感,於是常常要在半夜起床上廁所,對於這種狀況可以先吃藥看看,多數患者效果不錯。

5) 其他原因/

其實夜尿症還有很多其他原因,有的人是糖尿病控制不好,有的人是心臟衰竭造成的,也有的人是尿崩症等等。

林德祺主任表示,根據臨床統計,夜尿症佔泌尿科門診的比例不算低,這並不是一個容易被診斷治療的疾病,導致夜間多尿症有各式各樣的原因,必須花更多的時間找到主因,才能正確對症下藥。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46歲婦人去年血壓飆高到 180 mmHg,但沒覺得身體出現異樣,也未就醫控制,還與友人外出吃薑母鴨。一回家馬上嘔吐、神智不清又缺氧發酣,腦幹中風緊急送醫動手術才救回一命。 阮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郭必芳醫師指出,冬天寒流來襲,低溫頻頻出現,許多人愛趁著天冷進補或是...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科技進步,愈來愈多仰賴3C產品的螢幕族,已提早成為未老先衰的眼疾一族,眼科門診,青壯年族群激增,為什麼還沒髮蒼蒼,就先視茫茫?青壯年族群的視力,與生活習慣息息相關。 高度依賴3C產品,不但深受藍光刺激,若長時間近距離用眼、待在冷氣房、配戴隱形眼鏡。都是加速眼睛病變...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年節美食誘人、開車久坐,或通宵打牌,難以避免身體脂肪累積,血流不順暢,若又逢天氣冷颼颼易使血管收縮,冬季中風等健康問題恐會悄悄找上門,對此,新北市立聯合醫院提醒民眾,不妨利用假期好好動一動,促進血液循環,強化血管,改善血壓血脂,過個健康又快樂的好年,神采奕奕收心開...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50歲的李媽媽,最近睡前或清晨欲醒時,常因為腳趾或小腿抽筋而被痛醒。每回發作,就算先生協助把腳趾往反方向掰開或按摩小腿,也得持續個好幾分鐘。 彰化基督教醫院中醫部陳思帆醫師指出,小腿抽筋是肌肉自發性的痙攣,會造成肌肉僵硬疼痛。而大部份的小腿痙攣只會偶然發生,也會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