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夢中靈魂出竅逛大街以為中邪 醫:是生病了!

夢中靈魂出竅逛大街以為中邪 醫:是生病了!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翎娟報導】彭先生向醫師表示,他70歲的老父經常反覆碎念,最近夜裡常夢見過世老伴找他,還感覺靈魂出竅跟朋友去散步,彭先生一方面擔心老父中邪,一方面懷疑老父身體出現嚴重的隱憂,因老父近年體力大不如前,又容易感到疲累。彭先生帶老父至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尋求家醫科劉乃瑄醫師協助,確診為急性譫妄症及泌尿道感染併發胃出血,經治療一周後即痊癒出院。

譫妄症易發生65歲以上長者 勿迷信應尋求醫師協助

家醫科劉乃瑄醫師表示,譫妄症是一種急性、突發性的腦當機,通常是因為身體出現嚴重疾病,導致腦部混亂而產生類似精神病的症狀,常發生在65歲以上族群,有時也會發生在青壯年身上,例如酒精重度使用者、藥物劑量成癮者、電解質失衡者、癌症或重症者、臨終病人等等。

彭老先生有心臟病、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平時吃藥不規則,此次因慢性發炎,身體喪失了應付急性疾病的功能,出現譫妄症的症狀。另一個案例是63歲顏女士因出現感冒症狀,在家裡自行購買成藥服用藥物後,大部分時間都在床上休息、不吃不喝,也不太理人,後來顏女士因發燒、肺炎就醫住院治療,發現顏女經常昏睡,偶爾醒來卻躁動不安,且無法認出家人,也分不清時間地點,這也是譫妄症的表現。劉乃瑄醫師特別提醒,慢性疾病長者平日應多運動、規則吃藥控制慢性病,都是避免發生急性譫妄症的最好預防方法。

譫妄症患者突然性情大變 應多關心家中長者

大多數的譫妄症病人會突然性情大變,尤其夜間加劇,甚至出現幻覺,若即時就醫,由醫師診斷致病因子對症下藥,則症狀就會解除痊癒。但譫妄症常因為被誤會是老番癲、中邪、老年退化而延遲就醫,甚至不治療、放任疾病發展,導致原先能醫治的症狀,衍生為長期腦部功能缺損,變成不可逆的認知退化,症狀與失智症非常相似,還會有其他認知功能障礙,同時可能出現干擾行為等症狀,無論在照顧與經濟負擔上都會造成家人莫大的壓力。

劉乃瑄醫師提醒,家有長者的家人可以提高對長者這方面的關心度,即時請長者到院就醫,因為譫妄症的病程起伏變化大,發病較為急性、一般為數天內,精神狀態時好時壞,尤其夜間常有性情改變、躁動等異於平常表現的情況。譫妄症與漸進性退化的失智症是(阿茲海默型)不同的,譫妄症是屬於能早期醫治但常因誤解而被忽略的症狀,家人多一份關心與仔細,就能避免譫妄症更進一步成為不可逆的認知退化。

【延伸閱讀】隱形殺手糖尿病! SGLT2抑制劑降低腎病變風險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272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報導)吳先生週末夜晚參加朋友宴會,一夜狂歡喝醉酒後,回家和女友倒頭就睡,一覺到天亮。隔天早上起床,發現左側手腕無法舉起、伸直,觀察整天還是沒有恢復,星期一趕快到復健科就診,發覺患「週末夜麻痺症候群」。以手就枕壓迫橈神經 導致「週末夜麻痺症候群」郭綜合醫院復健科主任陳柏宏說明,橈神...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為保障病人用藥權益,衛生福利部中央健康保險署與食品藥物管理署聯手建立用藥品質防護機制,透過健保醫療資訊雲端查詢系統新增「疑似藥品療效不等」欄位,提供醫師或藥師點選,未來醫事人員可以在健保雲端藥歷查詢頁籤,針對病人反映使用同成分、同劑型、同劑量藥品療效不等之情形進行通報,...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傳統心臟瓣膜手術是經由體外循環與胸骨切開手術來進行,科技進步發展出經導管的主動脈瓣置換微創手術,大幅降低開心手術的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去年底成立了「經導管主動脈瓣膜置換術(簡稱TAVI)」」團隊,且已成功完成四個案例。主動脈瓣狹窄  心衰竭隨之而來主動脈瓣位於左...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戒毒過來人述經歷!臺南市政府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於今年度推動「介穩講師培力巡講計畫」,邀請過去曾是吸毒者,但目前已戒毒並有穩定生活、工作及有和諧的家庭關係,且願意及有能力分享自己戒毒歷程作為師用毒品人的借鏡,經培訓成為介穩講師,期能堅持理念而不輕言放棄,傳遞正面能量。親子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