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掃除「春節痛痛症候群」 軀幹核心運動防背痛上身

大掃除「春節痛痛症候群」 軀幹核心運動防背痛上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年關將至不少好朋友不管是清除家中堆積雜物大掃除,或是長途旅遊開車,或是久坐追劇玩遊戲後,常在診間抱怨腰酸背痛問題。安南醫院復健科洪啟堯醫師表示,根據統計數據顯示,高達八成五的成年人一輩子至少經歷過一次下背痛,任何時候一個月內發生下背痛到影響日常活動更有二成三的比例。常見危險因子包含抽菸、肥胖、年紀、女性、身心上吃重的工作、長時間久坐不動及身心症、焦慮、憂鬱症等心理因素。

超過八成下背痛非疾病引發 搬重物閃到腰最常見

洪啟堯醫師指出,超過八成下背痛病人屬非特異性下背痛,亦即疼痛本身並非特定疾病或結構異常所引起,許多人彎腰搬重後’閃到腰’就是這類型,通常是肌肉韌帶拉傷所造成,所幸疼痛來去都快,大多幾周內即可緩解,可使用熱敷、止痛藥來減緩不舒服,如疼痛減緩至可忍受程度可多走動幫助放鬆痙攣肌肉及加速復原,切忌勿長時間臥床。

增強核心肌群 預防下背痛

洪啟堯醫師強調凡病皆預防甚於治療,不論是促進心肺耐力的有氧運動如步行、慢跑、游泳等,或針對軀幹之核心運動都可有效預防下背痛,重點是保持身體活動。另外,需搬重時避免直接彎腰而是彎髖及膝關節,要不憋氣挺直軀幹緊縮腹部肌群,讓負荷盡可能靠近身體中心。假若工作上須長時間坐或站,記得要時常變換姿勢如久站時前方可放置小矮凳讓雙腳可短暫輪流踩踏,而久坐時可頻繁變換坐姿或每25分鐘時就起身伸展走動。

七十歲以上長者下背痛 建議求醫檢查

甚麼情況需要看醫生呢? 洪啟堯醫師說雖下背痛大多為良性,但有時也可能潛藏一些嚴重情形包含感染、腫瘤、骨折、脊髓壓迫或馬尾症候群。要注意地是如七十歲以上長者如有新背痛發生、躺著甚至晚上休息時會痛醒、不明原因發燒或體重減輕、曾得過癌症、免疫功能異常或長期使用類固醇、老年人背痛前有跌倒或意外撞擊過、疼痛牽引至下肢或痠麻無力、伴隨大小便控制或性功能問題、疼痛超過四周沒好等以上狀況者,建議最好尋求復健科醫師診療為上。

【延伸閱讀】

高風險多發性骨髓瘤別放棄 醫提2關鍵籲「接受治療」!

她痔瘡發作貧血需送院輸血! 超音波刀微創治療解決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04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醫美時尚​No.132)文/江皇樺;整理/K任何手術都會有風險,尤其是最近有許多醫美整形麻醉致死的案例,多起疑似都是非麻醉專科醫師執行麻醉,所以才會導致意外發生…任何需要麻醉的手術,是否都僅能由麻醉專科醫師執行?手術醫師是否也能執行麻醉呢?實際上,在臺灣並沒有所謂「麻醉師」,只有「麻醉科醫師」或者...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有位80歲邱爺爺,上個月底,因感覺心窩處不適,由家人陪同至部立苗栗醫院神經內科就醫,意外發現右肺有腫瘤,轉介胸腔內科,進一步做電腦斷層及切片檢查,經確診為惡性腫瘤,隨即安排住院,完成心臟、肺功能等相關檢查、評估後,進行內視鏡手術切除。肺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通常易被輕忽部立...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南迴公路連接台東市到屏東楓港,長達一百多公里山道蜿蜒曲折的路程,排灣族原住民佔人口六成以上,此處的教育資源無法和大都市相比,加上隔代教養,使得很多孩童沒有良好的讀書環境;台東南迴健康促進關懷協會繼成立達仁鄉的方舟教室後,又再大武鄉設立了第一所的大武方舟教室,讓原住民孩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有位媽媽帶著兩個月大的寶寶回診打預防針,檢查的時候發現嘴巴內側黏膜跟舌頭上有異常的白色斑塊,媽媽說寶寶這幾天比較容易哭鬧,奶量也比之前減少。醫師診斷為鵝口瘡,是因為白色念珠菌咸染,經給予抗黴菌藥物塗抹治療後,即恢復正常;醫師並提醒,寶寶感染鵝口瘡,媽媽也要做治療。白色念...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