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腸癌標靶新藥 助癌友圓心願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48歲超商老闆娘張小姐,平日工作忙碌、飲食不正常,3年前飯後腹部突然劇烈疼痛,就醫檢查竟發現,大腸癌末期合併肝臟多顆轉移腫瘤,雖然接受第一線標靶藥物及化療,但副作用讓她臉部長滿膿,幾乎不敢出門;改使用二線標靶藥搭配化療,臉部皮膚終於好轉,今年5月打算到日本一圓探親的心願。

收治這名患者的台中榮總大腸直腸外科主任、台灣腸癌病友協會理事長王輝明表示,張小姐歷經第一線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不久後卻復發,再次接受治療,但效果仍有限,伴隨而來的副作用甚至讓她臉部長滿膿,原來打算到日本探望兒子也因此作罷,經評估改使用二線標靶藥搭配化療,臉部皮膚好轉,目前病情也獲得控制良好。

王輝明指出,目前大腸癌治療方式多元,早期發現以手術切除為主,但晚期患者必須接受標靶藥物搭配化療,但現行轉移性大腸癌的治療方式,僅第一、三線有健保給付的標靶藥物可搭配化療使用,第二線只有化療把關,癌細胞容易轉移。

根據臨床經驗觀察,轉移性大腸癌患者使用現行健保給付第一線抗血管新生標靶藥,平均約10個月後,9成以上還是發生癌細胞惡化情形,後續單使用二線化療平均約4個月後惡化。

王輝明強調,不同於現行健保給付第一線抗血管新生標靶藥,新一代大腸癌二線標靶藥物能有效抑制血管新生,進而抑制腫瘤生長。臨床研究發現,相較於第二線治療單用化療,使用新一代標靶藥物搭配化療,近3成患者的存活期可以延長達2年,但每月須自費近13萬元。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4544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楷婷報導)十八歲時因為生病感染病毒,成了第一型糖尿病患者的康婉玲,為了能懷孕生子,堅定實施健康飲食,成功擁有兩位健康可愛的女兒;從國小三年級就罹患第一型糖尿病的口琴音樂家張筑婷,為保持自己演出的最佳狀態,一定會尋求精準的血糖檢驗。兩位病患,憑著堅持,在「8顆糖」新書發表會上,告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你知道很多疾病都和Omega-3攝取不足有關嗎?專家指出,缺乏Omega-3雖然不會有立即性的生命危險,但是身體出現的發炎現象所引起的相關疾病,都和缺乏Omega-3有關;至於Omega-3則是必須由食物中才能攝取到,而植物性來源相較於動物性要來得安全,尤其是含量豐富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潘以慈報導)一名52歲婦女,接受乳房攝影篩檢,意外發現左外側出現硬塊,且有微小鈣化點的異常,經由進一步切片檢查,確診為惡性腫瘤;彰化基督教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吳嘉隆指出,患者經乳房部分切除手術治療後,病理結果為一期C的乳癌,術後接受電療及荷爾蒙治療即可。在台灣,乳癌是女性癌症罹患率...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