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腹便便恐引疾病上身 醫師教你六招讓你順暢不卡關

大腹便便恐引疾病上身 醫師教你六招讓你順暢不卡關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 資料來源/吳文傑醫師的健康筆記
根據國外研究數據,便祕盛行率高達15%。便祕,同時是年輕世代很常發生的胃腸科疾病。國內20至50歲年齡層有高達25%飽受排便不順之苦。但排除以上年齡層的便祕人口也不少。通常年紀愈大,狀況愈嚴重,65歲以上有便祕困擾的人占4成。至於,小學生也有3成有便祕的問題,其中又以女生的比例較高(4成)。
生理機能運作正常時,一旦食物被送進胃部,就會刺激大腸(結腸)蠕動,進而將便便推向直腸,如此一來就會產生便意。不過,當下的便便都是前1至2餐的殘渣,因為食物從吃下去到排出體外、期間的消化吸收過程至少需要10小時。造成腸道蠕動異常、導致便祕的原因可能是久坐、膳食纖維不足、水喝太少、過度節食、藥物或疾病等。改善便祕從日常做起
排便習慣
每天固定上廁所的時間,有便意時不要刻意忍耐,使用坐式馬桶時腳下踩小凳子有助於腹部施力等,都有助於改善排便不順的困擾。此外,現代人很多喜歡邊滑手機邊如廁,以為這樣是放鬆,卻可能讓身體以為「坐在馬桶上並不是為了便便」,要是身體習慣這樣的模式,要「順便」就更困難了。
腹部按摩
按摩腹部有助於刺激腸道。不妨利用睡前、早上起床前的短短幾分鐘,平躺於床上,膝蓋微彎,進行腹部按摩,從腹部右下方,以順時針方向、肚臍為中心,往左下方進行。記得要斟酌手部力道、下壓到一定深度(約3至5公分)才有效果喔。
運動習慣
有氧運動多半能夠活動全身、幫助新陳代謝,像是快走、跑步、慢跑等都是很不錯、容易入門款。核心肌力訓練則有助於練習運用肌肉,有助於解便時正確用力,有些腹部訓練的動作,如仰臥起坐、空中腳踏車等,由於針對下腹做訓練,也能達到按摩腹部的效果。
充足水分與油脂
充足水分攝取,水,指的是白開水。每日飲水量至少為體重X 30(如50公斤一天至少要喝到1500ml)。試著在早上起床30分鐘內、還沒吃早餐前,空腹時飲水300至500ml的水,有助誘發結腸反射,進而讓大腸產生劇烈蠕動。油脂有助於便便的推送,適量油才能維持身體機能,堅果、酪梨、橄欖油、玄米油等,都是很好的油脂選擇。
膳食纖維
每天吃足2份水果,有助於改善便祕,鳳梨、火龍果、櫻桃、香蕉(要吃熟的香蕉,不熟香蕉會加重便祕)、梨子、葡萄等都富含膳食纖維。蔬菜類則有韭菜、青花菜、菠菜、白菜、筍、木耳。另外,也可多攝取優質的五穀根莖類,如糙米、地瓜、南瓜等。
大便卡卡救急篇
便便一直留在肚子裡,累積多了腹脹腹痛、感覺很差。若是偶爾發生,可以嘗試一些救急的方法,例如適量攝取咖啡因、優酪乳、鮮奶等。另外,也有遇過病人是喝油(30至40ml)或早餐店冰奶茶來改善。如果上述都無法改善,可以在專業指示下使用瀉藥與浣腸劑,但不建議經常性使用,以避免括約肌失去動力,降低排便意願。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查看原始文章>>

立刻加入KingNet 國家網路醫藥 LINE@ 共同守護全家人健康!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境外移入個案再暴增!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今(26)日下午公布國內新增12例COVID-19境外移入確定病例;另確診個案中無新增死亡。值得注意的是,12例當中就有6例屬於完整接種疫苗的突破性感染。 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說,今日新增12例境外移入個案,為9例...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編輯部  參考資料來源:U.S. FDA 花生中含有許多營養素(維他命B、E,生物素,礦物質,抗氧化劑,蛋白質)算是一種健康的零食,但玉米、花生和其他穀物等寵物食品,如果遭到黃麴黴菌汙染,恐導致黃麴毒素中毒、肝損傷甚至死亡。 寵物發生黃麴毒素中毒的原因 寵物極易遇到黃...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坐下時下背疼痛、屁股有灼燒針刺感,卻找不到原因?有可能是椎間盤突出,長期壓迫到坐骨神經所致。許多病患常會害怕脊椎手術傷口大又恢復慢,導致拖延看診與治療時機。 29歲李小姐近2個月來出現右側下背痛問題,雖然有持續接受復健治療,但疼痛卻未能有效緩解。直到至大醫院求診,才...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急性心肌梗塞最要人命!但目前普遍使用的心肌梗塞流程需要在「0小時」以及「3小時」檢驗兩次心肌旋轉蛋白濃度,稱為「0/3小時」流程,不但病患必須在急診等待較長時間,造成急診室擁擠,現在更有暴露新冠肺炎風險,台大醫院今(26)日發表最新研究成果,使用新型試劑,在縮短成「0...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