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免繞冤枉路!肝癌挑治療方式 台北榮總找到最新「7-11」標準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判斷肝癌嚴重度,台灣醫界找到最新「7-11」標準,台北榮總跟陽明交通大學的肝癌研究團隊,統整台北榮總過去十年肝癌臨床資料,找出定義中期肝癌嚴重度跟治療策略的新標準,以病人最大顆的肝腫瘤公分數和腫瘤總數相加,大於11時,非常不適合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小於等於7時,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療效佳;加總介於7和11之間,即表示病人預後介於兩者間。

該肝癌研究團隊由國立陽明交通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主任黃怡翔所領導,他指出,肝癌高居台灣十大死因第二位,當單顆腫瘤超過5公分,或是多發性腫瘤大小超過3公分,即歸納為中期肝癌。

黃怡翔說,雖然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是目前中期肝癌的標準治療,但中期肝癌的患者異質性相當大,有接近3分之1的病人因為腫瘤較大和數目較多,並不利於傳統的標準療法,這一類病人往往表現出較差的存活期和腫瘤控制率,且腫瘤復發率也較高。

「7-11」標準則有助找到最佳治療,研究成果也已發表於2021年11月國際知名期刊《Liver Cancer》。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李懿宬指出,最大顆的肝腫瘤公分數和腫瘤總數相加超過11的中期肝癌病人,應考慮其他的治療方式,近年來國際研究已證實好幾種標靶和免疫治療可以有效控制肝癌。

台北榮總門診就收治一名85歲的老先生罹患多發性肝腫瘤,最大肝腫瘤達9公分,初次肝動脈化學栓塞效果不佳,考慮到肝動脈栓塞的副作用,最後選擇免疫合併標靶藥物治療,腫瘤成功縮小至4公分。

李懿宬以這位85歲患者為例,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對9公分且多顆的大腫瘤控制效果不佳,還必須面對肝衰竭的風險,如果在一開始就接受不同的治療方式,治療過程副作用輕微,而且結果令人滿意。

台北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洪雅文最後提醒,臨床上,中期肝癌的病人需接受肝動脈栓塞化學療法,但因腫瘤太大且是多發性,不僅療效不理想且有肝臟衰竭的風險,所幸,近年肝癌免疫治療有不少重大突破,有不錯的腫瘤反應率,副作用也不高,病人不用擔心肝臟衰竭的風險。

照片來源:台北榮總提供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帕金森氏症、癲癇新藥來了!健保灑2億紅包 2月起擴大給付6病治療

台廠「禾研洗腎液」大出包!濃度忽高忽低 4400桶流入全台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苗涵蓋率直接關係到台灣下一步能不能降級,到底還差多遠?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13)日表示,為達到第一劑7成、第二劑3成的基本目標,在月底之前,全台至少還要再拚大量接種470萬劑,這是一項非常艱鉅的任務,至於達標後是否就直接降級,目前專家正在討論中。 指...

閱讀詳情 »

【勁報記者蔡宗武/高雄報導】 長庚醫療財團法人承接經營的高雄市立鳳山醫院,經過20年在地深耕服務後,醫療量能再升級!新建的醫療大樓一期工程今日正式啟用,大幅擴大醫療服務空間,更加入外科團隊和先進設備,整個醫療專科從12個增加至28個,盡全力滿足當地民眾健康需求。長庚醫療財團法人程文俊主委感謝高雄市政...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購買包裝食品時,常見業者大力吹棒自家產品「營養成分有多高」,使用字眼可能遊走於法律邊緣,食藥署今(13)日預告修正「包裝食品營養宣稱應遵行事項」草案,決定鬆綁部分規定,包括允許業者可以使用「供給」、「含有」特定營養素的宣稱詞句,同時只要含量達到一定標準,也可以宣稱生理...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的阿公、阿嬤活力旺,不怕新冠肺炎疫情,百歲人瑞人數再創新高!衛生福利部今(13)日公布最新統計數字顯示,截至今年9月,國人百歲以上人瑞共有4721人,較去年增加679人,創下歷年新高。而最高齡者是台北市的118歲人瑞。 每年重陽節,為表達對百歲人瑞的關懷與祝賀,衛...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