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氣溫急速轉涼!自救3招 多帶「一條小圍巾」能保氣喘不發作

▲(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氣溫急速驟降轉涼,氣喘患者最要當心!國健署提醒,氣溫下降多變,氣喘患者一定要適時增減衣服保暖,以防因溫差過大,促發氣喘疾病的發生,隨身多帶一條小圍巾就可能發揮救命功能,而在這段適應時期也要牢記配合3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溫差大引發氣喘發作。

氣喘是國人常見且可達嚴重程度的慢性病,最常見的臨床症狀就是慢性咳嗽,且咳嗽的同時可能合併痰音。

國健署長王英偉表示,由於氣喘患者的呼吸道長期處於發炎狀態,易受刺激物影響,如果平時又因為沒有症狀發生或暫時緩解,因而擅自停藥或減量用藥,導致氣喘反覆發作,嚴重時更可能會呼吸衰竭,甚至死亡。

國健署2017年國民健康訪問調查(NHIS)即顯示,在台灣,12歲以下兒童氣喘的盛行率是5.6%,為避免氣喘發作,氣喘患者平時除了要慎防誘發因子的塵蟎、灰塵、花粉、氣溫急遽變化、病毒感染及二手菸、三手菸、空汙等,更要規律就診,遵從醫師指示按時用藥。

在這個氣溫變化大的時節,國健署提醒氣喘患者牢記配合3件事,才能避免因為氣溫驟降溫差大而引發氣喘發作:

第一:早晚氣溫變化大,適時的保暖不可少,隨身攜帶小外套、絲巾或圍巾,外出時戴口罩,避免接觸空氣中的汙染物質,以及吸入乾冷空氣,導致刺激呼吸道,引發氣喘。

第二:淸晨運動前要暖身,及避免從事劇烈運動,由於清晨吸入大量較冷較乾燥的空氣,就可能引發呼吸道的變化,此外也應避免在空氣汙染嚴重的時段或路段,從事激烈運動。

第三:按時回診就醫,並遵醫囑正確及規律用藥,及配合專業醫師擬定適宜的治療計畫,調整治療,就能讓病情穩定控制。

照片來源: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和孩子關係不夠好? 調查發現:親子一起運動孩子情緒穩定度較高

員工爆料「康軒董座不甩居檢」遭秋後算帳? 莊人祥這樣回應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撰文/何欣潔 國內最大牛肉供應商樹森使用頂新黑心油,引爆食安案外案,民眾驚覺市面上充斥未標示的重組肉,甚至連中高價的丁骨、菲力牛排都可能是碎肉黏拼而成。十年前媒體即踢爆重組肉問題,相關單位仍未要求餐廳強制標示,顯有怠惰嫌疑。 頂新黑心油風波延燒,國內最大平價牛肉供應商樹森公司,因為使用頂新飼料牛油製...

閱讀詳情 »

1、戴「錶」睡覺。有的人喜歡戴著手錶睡覺,這不僅會縮短手錶的使用壽命,更不利於健康。因為手錶特別是夜光錶有鐳輻射,量雖極微,但專家認為,長時間的積累可導致不良後果。 2、戴「牙」睡覺。一些人習慣戴著假牙睡覺,往往睡夢中不慎將假牙吞入食道,假牙的鐵鉤可能會刺破食道旁的主動脈弓,引起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

閱讀詳情 »

1、最養胃的,是麵條;米中含酸多,所以少吃米飯。 2、如果熬粥,少放點蘇打進去,對胃有好處。 3、小米粥就饅頭(不是包子),可以養胃。 4、有兩種飲料應該多喝,一是牛奶,二是熱水。 不要早晨空腹喝牛奶,而是改在早飯後1-2小時後喝牛奶,胃中有食物防止了空腹喝牛奶的缺點; 二是喝奶前先吃一些含澱粉較...

閱讀詳情 »

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幹細胞惡性克隆性疾病。按起病的緩急可分為急、慢性白血病。急性白血病細胞分化停滯在早期階段,以原始及早幼細胞為主,疾病發展迅速,病程數月。慢性白血病細胞分化較好,以幼稚或成熟細胞為主,發展緩慢,病程數年。按病變細胞系列分類,包括髓系的粒、單、紅、巨核系和淋巴系的T和B細胞系。臨床上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