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亮均醫師 上述兩位到門診後,皆表明上網查過相關資訊,懷疑自己的鼻塞是長”鼻息肉”造成,希望能接受鼻息肉切除手術。但經詳細檢查發現,李小姐有明顯的鼻中隔彎曲,合併鼻肉(下鼻甲)肥厚增生,並無所謂的”鼻息肉”,過敏原檢驗發現對塵蟎嚴重過敏,因此建議接受「鼻中隔下鼻道微創手術」合併「舌下減敏療法」,術後李小姐終於能用鼻子暢快呼吸,同時搭配舌下減敏錠,過敏症狀也大幅改善。另外,蔡先生經檢查後發現右側鼻腔有黃鼻涕倒流,特別是從鼻腔後側的上鼻道流下,經電腦斷層發現在右側蝶竇有鼻息肉及鈣化點,疑似合併黴菌感染,因此安排”鼻竇微創導航手術”,精準安全清除病灶,迅速恢復乾淨鼻竇,減少頭痛及口鼻異味,恢復清新口氣。 施亮均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和「鼻竇炎」皆可能會造成鼻塞,但兩者致病機轉大不相同。長期過敏會導致下鼻甲黏膜組織增生,阻塞下鼻道導致鼻塞,形成所謂的「肥厚性鼻炎」。而「鼻竇炎」可簡易分成有或無鼻息肉,因為外來病原菌,誘發人體複雜免疫機轉,導致鼻竇黏膜慢性發炎及水腫,逐漸生成「鼻息肉」,外觀白色透亮如同剝完皮的葡萄果肉或荔枝,經常成串生長,堵塞鼻竇開口及鼻腔通道,造成鼻塞、黃鼻涕、鼻涕倒流、口鼻異味、頭痛及慢性咳嗽等症狀。 施亮均醫師解釋,兩者的治療方式也迥異。「肥厚性鼻炎」通常會先以鼻噴劑及過敏藥物治療,若效果不理想,可考慮接受下鼻甲微創手術,藉由螺旋刀縮小鼻肉,快速重塑鼻道空間,若同時對塵蟎過敏,術後可使用舌下減敏錠,一天一粒,從根本改變體質,徹底瓦解鼻過敏。而「鼻息肉」通常藥物治療效果欠佳,必須藉由內視鏡手術來切除,建議可選用最新「鼻竇導航系統」,精準定位病灶,提高手術效率及安全性,避免傷害鼻竇周圍重要器官,例如眼睛及大腦。以上鼻腔手術建議使用自行吸收止血耗材,可免除以往必須移除鼻紗條的痛苦,大幅提升照護品質。
【更多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報導】
相關搜尋: 醫療常識醫療保健常識與病狀醫學常識心臟缺氧醫學常識問答題醫療常識諮詢醫學常識婦女醫學常識器官醫學常識醫療小常識醫學小常識致命的醫學常識家庭醫學常識
相關推薦
孕婦可否注射COVID-19疫苗?
https://grinews.com/news/wp-content/uploads/2021/06/孕婦可否注射COVID-19疫苗?.wav 草根影響力新視野 喬依絲編譯 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DC)表示,孕婦因COVID-19而患重病和死亡的風險更高比非孕婦高,例如,孕婦入住ICU的可...
閱讀詳情 »【有影】大規模開打!台北上午爆人潮高峰 大醫院偏愛「宇美町式」拚日打千人
CNEWS匯流新聞網記者 陳鈞凱 陳儀潔 王聿瀠 日本捐助台灣的124萬劑AZ疫苗,今(15)日全面擴大接種,以台北市各大醫院為例,為了快速接種,紛紛仿效日本的「宇美町式」打法,採取「病人坐著不動、醫護一路移動」的方式,部分醫院甚至力拚每日8小時要打完1400人的目標。 配合疫苗擴大接種,台北市各...
閱讀詳情 »快新聞/台灣疫苗獲國際認證 高端總經理陳燦堅:不是那麼困難
高端疫苗日前解盲,國產疫苗是否能與國際結果引發外界關注。高端總經理陳燦堅接受廣播節目訪問時表示,現已與歐盟討論如何取得藥證,並解釋疫苗的三期臨床一方面根據每個要去註冊登記取得規範認證國家的需求,要先與該國討論,看是需要二期加強或補做三期以取得藥證。陳燦堅強調:「台灣疫苗要獲得國際認可不是那麼困難,而...
閱讀詳情 »中國醫藥大學新竹附設醫院開發中藥清肺飲 緩解呼吸道症狀
【報新聞/曾沛騰/新竹縣報導】一位30多歲女性,之前為確診新冠肺炎輕症患者,康復解隔離後因為持續有咽癢、咽喉不適,偶而還有咳嗽的症狀,故前來中醫科就診。中醫科主任徐新政和團隊開立清肺飲,給予保養呼吸道並緩解輕微呼吸道症狀。患者陸續服用一陣子後,咽癢咽乾很少發作以外,一年多來未曾感冒。 左一為中醫科主...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