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麻緩解疼痛? 毒品濫用恐增死亡風險

  荷蘭以及美國許多州將大麻合法化,這讓不少人以為大麻是最安全的休閒藥物,不過,最新一期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研究顯示,強效大麻食物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梗塞。

  在《全球醫藥新知》一篇「強效大麻食物可能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構成嚴重且未被發現的風險」的報導指出,根據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的報導,隨著大麻的合法化和廣泛的使用方面,需要受到更多的關注,透過教育和研究,了解大麻的每種配方會帶來什麼影響,甚至危及人口老齡化的心血管系統。

  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上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了1名患者在吃了大麻棒棒糖後,出現劇烈胸痛和心肌缺血的案例。是一名患有冠狀動脈疾病、但病情穩定的70歲男性,在服用了心臟藥物,又舔食了一根含有90毫克THC(δ-9-四氫大麻酚)的棒棒糖以緩解疼痛,幫助睡眠,但這卻差一點讓他死於嚴重的心臟病。

  研究發現,該名患者出現劇烈胸痛和心肌缺血,原因在於攝取了大量THC,以致引起的焦慮和幻覺,造成身體意外緊張,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心跳異常。

  研究團隊提醒,大麻可以成為許多患者的有效舒緩工具,特別是緩解疼痛和噁心,但與所有藥物一樣,確實存在風險和副作用,甚至危及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

  越來越多的病例報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大麻的使用與急性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關聯,包括心肌梗塞、中風、心律不整,甚至引發猝死。

  對此,毒物學學會秘書長、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志剛指出,儘管大麻的成癮性不高,但經常使用還是會成癮,並抑制中樞神經,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導致認知行為異常。

  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毒品濫用者習慣混合多種藥物,容易引發劇烈生理反應,增加死亡風險。姜志剛說,部分國家合法開放大麻,許多人以為吸食大麻不會影響健康,但從毒物學角度來看,大麻仍會傷害神經系統,引發心血管疾病,不可不慎。

相關推薦

部立桃園醫院發生院內群聚感染,門診量也跟著大減,可能衝擊醫護人員的收入。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今(21)日表示,今起將研議「部桃專案」,除原有針對停診的辦法外,也會訂定照顧護理津貼,給予照顧一人一室或隔離病房者。針對桃園醫院群聚感染事件,指揮中心統計,目前醫院接觸者部分,已採檢229名,2...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延燒,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無新增相關本土確診個案。媒體問及,美國加州近來新出現病毒株上有L452R變異,這波群聚案是否有驗出?疫情監測組組長周志浩不諱言「有」。媒體追問,先前指揮中心曾判斷群聚案的病毒有D614G,難道代表此案出現2變異病毒株?醫療應變組組長羅一鈞解釋,是「驗到2個...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群聚感染疫情再添變數,指揮中心證實十名確診者中,有一半除了驗到主要流行的D614G變異病毒株,同時也驗出帶有L452R病毒株的變異位點。由於華人眾多的北加州灣區,近來爆發的多起大規模感染都與L452R有關,國外專家懷疑L452R可能更具傳染性。武漢肺炎病毒透過傳播不斷變種,全球目前至少有...

閱讀詳情 »

部立桃園醫院感染事件延燒,已累積6醫護、護理師3家屬、1外籍看護染疫,疫情指揮中心今宣布無新增相關本土確診個案。指揮官陳時中更新案852、856、863-865、868-869接觸者採檢情形,目前的篩檢結果,剩下14人尚未公布,其餘陰性。部立桃園醫院發生群聚感染,曾照顧確診重症病患的醫師案838傳染...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