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大麻緩解疼痛? 毒品濫用恐增死亡風險

  荷蘭以及美國許多州將大麻合法化,這讓不少人以為大麻是最安全的休閒藥物,不過,最新一期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研究顯示,強效大麻食物可能引發心血管疾病患者心肌梗塞。

  在《全球醫藥新知》一篇「強效大麻食物可能對心血管疾病患者構成嚴重且未被發現的風險」的報導指出,根據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的報導,隨著大麻的合法化和廣泛的使用方面,需要受到更多的關注,透過教育和研究,了解大麻的每種配方會帶來什麼影響,甚至危及人口老齡化的心血管系統。

  加拿大心臟病學雜誌上所發表的一篇文章中,研究了1名患者在吃了大麻棒棒糖後,出現劇烈胸痛和心肌缺血的案例。是一名患有冠狀動脈疾病、但病情穩定的70歲男性,在服用了心臟藥物,又舔食了一根含有90毫克THC(δ-9-四氫大麻酚)的棒棒糖以緩解疼痛,幫助睡眠,但這卻差一點讓他死於嚴重的心臟病。

  研究發現,該名患者出現劇烈胸痛和心肌缺血,原因在於攝取了大量THC,以致引起的焦慮和幻覺,造成身體意外緊張,交感神經系統受到刺激,心跳異常。

  研究團隊提醒,大麻可以成為許多患者的有效舒緩工具,特別是緩解疼痛和噁心,但與所有藥物一樣,確實存在風險和副作用,甚至危及老年人的心血管系統。

  越來越多的病例報告、流行病學研究顯示,大麻的使用與急性心血管疾病之間存在關聯,包括心肌梗塞、中風、心律不整,甚至引發猝死。

  對此,毒物學學會秘書長、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教授姜志剛指出,儘管大麻的成癮性不高,但經常使用還是會成癮,並抑制中樞神經,影響神經系統功能,導致認知行為異常。

  令人擔憂的是,許多毒品濫用者習慣混合多種藥物,容易引發劇烈生理反應,增加死亡風險。姜志剛說,部分國家合法開放大麻,許多人以為吸食大麻不會影響健康,但從毒物學角度來看,大麻仍會傷害神經系統,引發心血管疾病,不可不慎。

相關推薦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本土疫情再爆發,還進入「多點、不明」的社區傳播,讓指揮中心逐步收緊管制,不但已針對八大場所一律要求須打滿三劑疫苗才能消費,連即將登場的媽祖繞境活動也比照辦理,而證明之一的數位疫苗證明,根據衛生福利部今(30)日最新統計,目前已經有超過200萬人申請。 衛福部資訊處處長...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本土疫情近期「多點、不明」爆發,尤其最新一波燒進全台不少校園,陸續有學生確診導致校園一片急篩停課,讓外界擔憂這一波疫情能否即時圍堵?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今(30)日上午出席立法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備詢,不到一小時就突然請假離開,強調「有防疫會議要開」。 立法院...

閱讀詳情 »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疫情影響,這2年大腸直腸癌早期新確診個案數明顯減少!背後原因多是怕疫情不敢到醫院,台北榮總外科部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黃聖捷說,該院就收治一名57歲婦人,2年前確診大腸直腸癌三期,先後電療、化療再手術切除腫瘤,沒想到後來因為疫情不敢到醫院,沒有定期回診,直到肛門與會陰部「流...

閱讀詳情 »

作者/KingNet國家網路醫藥 編輯部 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理署 不論是電視廣告或聽親朋好友說吃紅麴、銀杏對身體好,看完介紹之後再想想自己的生活型態,總覺得有需要自我保健?先別急!紅麴、銀杏葉等產品容易與藥品產生交互作用,如果沒有經過專業評估就食用,可能產生嚴重後果!食品藥物管理署(下稱食藥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