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齡女植牙沒回診 罹牙周病砍掉重練

大齡女植牙沒回診 罹牙周病砍掉重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55歲徐女士,4年前上、下排牙齒分別有數顆,因牙周照護不佳產生搖動,被醫師拔除後,由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醫師宋旻怡進行植牙全口重建。然而徐女士術後無定期回診,直至2年前吃東西時,發現植牙的牙齒晃動。宋旻怡醫師將她假牙取下,發現罹患植體周圍炎,造成人工牙根鬆動脫落。耗時2年治療,再次植牙做假牙,現在,徐女士認真執行口腔清潔,再也不敢不規律回診了。

植牙也會牙周病 植牙或假牙無高低

宋旻怡表示,植牙也會有牙周病,而「植體周圍炎」就是牙周病發生在人工牙根上。「牙周病、牙裂、牙齒斷裂、牙根斷裂都是常見缺牙原因,若遲遲沒有重建假牙,就會造成旁邊牙齒移動,時間一久,就會增加填補難度。」

植牙、假牙都是以人工治療的方式取代缺牙,需看患者自身條件、考量牙齒費用及治療時間來決定,沒有一勞永逸的方式,但無論選擇何種治療,都不能輕忽之後的口腔保健。

以植牙為例,宋旻怡解釋,這是一種以置放人工牙根,再接上假牙取代原本牙齒的方式。常聽聞全口植牙、速定植牙、自體植牙、微創植牙等技術,都已經發展完善。許多民眾以為植牙可以一勞永逸,「文獻統計,植牙成功率約95-98%,但真正成功與否,取決於術後照顧。人工牙根置放後,如果未確實清潔口腔,就有牙周病發作的可能,必須勤刷牙,將口腔內細菌降至最低。」

飲食後確實刷牙 避免吃堅硬食物

如何做好植牙後口腔保養?宋旻怡建議,植牙雖然不會蛀牙,但仍有牙齦發炎、齒槽骨吸收牙根搖動斷裂等牙周病症狀。飲食後,確實利用牙間刷清潔牙縫縫隙,用單束牙刷清潔牙齦、牙面分界處,用軟毛牙刷清潔牙齒表面,清潔動作必須輕柔持久,以免傷害牙齒。

另外,一般植牙後出狀況者,會先呈現在假牙端。堅硬食物除了對牙齒損耗相當大以外,也會造成咬合改變,這些磨損是對人工牙根端的保護機制,為避免過度磨損至人工牙根,患者應少吃堅硬食物。

植牙成功率高 術後照顧更關鍵

「糖尿病患者雖可在仔細評估後植牙,但血糖一旦控制不佳,會促進牙周組織發炎反應,使牙周病感染情形惡化,進而影響植牙牙根穩定性。」醫師說,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壓、自體免疫等慢性疾病患者,也必須密切追蹤。

宋旻怡說明,口內其他自然牙的咬合,會隨著時間磨耗而改變,但人工牙根和假牙改變的程度,遠比自然牙慢很多。這時很多狀況,患者本身無法察覺,加上清潔未確實,因此定期回診、透過醫師評估咬合狀態、調整咬合、協助清潔是相當必要的。

【延伸閱讀】腎臟癌發生人數增3倍 免疫療法提供治療新契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74歲許伯伯日前出現血尿情形,初步就醫檢查懷疑是結石,服藥一週多症狀仍無改善,在安排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膀胱底部有一腫瘤,且PSA指數極高,懷疑是攝護腺腫瘤侵犯膀胱,住院透過內視鏡刮除後確診為攝護腺癌晚期,所幸透過賀爾蒙及放射線治療,病情終獲控制。早期攝護腺癌無症狀 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時序進入夏日,氣溫持續飆高,用電量屢屢創下新紀錄,加上疫情影響,居家時間變長,冷氣一開就是一整天,雖然帶來了清涼舒暢、穩定悶熱煩躁的心情,卻也伴隨著其他症狀出現:視線模糊不清。吹冷氣怎麼會和眼睛有關係?又為什麼會造成視線模糊?就讓專業醫師--博田國際醫院高子恩主任為你解...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蘊晨報導】新冠疫情自三級警戒以來,全國各級學校改採在家線上課程,之後接著放暑假,家長們因擔心染疫風險,這段期間很少帶小朋友出門,更有些家中有ADHD小孩的家長會暫停帶小朋友到醫院回診。對此,林口長庚兒童心智科梁歆宜醫師根據國外研究指出,長期待在家以及無法按時就醫的情況下,ADHD...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桃園報導】全國居家防疫期間,不論線上辦公、上課或追劇等,使用3C產品情況均大幅增加,嚴重影響視力健康。其中,白內障雖然主要以年紀造成的退化最為常見,但像是外傷、長期使用類固醇藥物或糖尿病等代謝疾病也都是導致白內障的危險因子,倘若眼睛開始感覺灰濛濛看不清楚,必須警覺是否是白內障來...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