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大齡女植牙沒回診 罹牙周病砍掉重練

大齡女植牙沒回診 罹牙周病砍掉重練

【健康醫療網/記者蔡岳宏報導】55歲徐女士,4年前上、下排牙齒分別有數顆,因牙周照護不佳產生搖動,被醫師拔除後,由台北慈濟醫院牙科部醫師宋旻怡進行植牙全口重建。然而徐女士術後無定期回診,直至2年前吃東西時,發現植牙的牙齒晃動。宋旻怡醫師將她假牙取下,發現罹患植體周圍炎,造成人工牙根鬆動脫落。耗時2年治療,再次植牙做假牙,現在,徐女士認真執行口腔清潔,再也不敢不規律回診了。

植牙也會牙周病 植牙或假牙無高低

宋旻怡表示,植牙也會有牙周病,而「植體周圍炎」就是牙周病發生在人工牙根上。「牙周病、牙裂、牙齒斷裂、牙根斷裂都是常見缺牙原因,若遲遲沒有重建假牙,就會造成旁邊牙齒移動,時間一久,就會增加填補難度。」

植牙、假牙都是以人工治療的方式取代缺牙,需看患者自身條件、考量牙齒費用及治療時間來決定,沒有一勞永逸的方式,但無論選擇何種治療,都不能輕忽之後的口腔保健。

以植牙為例,宋旻怡解釋,這是一種以置放人工牙根,再接上假牙取代原本牙齒的方式。常聽聞全口植牙、速定植牙、自體植牙、微創植牙等技術,都已經發展完善。許多民眾以為植牙可以一勞永逸,「文獻統計,植牙成功率約95-98%,但真正成功與否,取決於術後照顧。人工牙根置放後,如果未確實清潔口腔,就有牙周病發作的可能,必須勤刷牙,將口腔內細菌降至最低。」

飲食後確實刷牙 避免吃堅硬食物

如何做好植牙後口腔保養?宋旻怡建議,植牙雖然不會蛀牙,但仍有牙齦發炎、齒槽骨吸收牙根搖動斷裂等牙周病症狀。飲食後,確實利用牙間刷清潔牙縫縫隙,用單束牙刷清潔牙齦、牙面分界處,用軟毛牙刷清潔牙齒表面,清潔動作必須輕柔持久,以免傷害牙齒。

另外,一般植牙後出狀況者,會先呈現在假牙端。堅硬食物除了對牙齒損耗相當大以外,也會造成咬合改變,這些磨損是對人工牙根端的保護機制,為避免過度磨損至人工牙根,患者應少吃堅硬食物。

植牙成功率高 術後照顧更關鍵

「糖尿病患者雖可在仔細評估後植牙,但血糖一旦控制不佳,會促進牙周組織發炎反應,使牙周病感染情形惡化,進而影響植牙牙根穩定性。」醫師說,其他慢性病如高血壓、自體免疫等慢性疾病患者,也必須密切追蹤。

宋旻怡說明,口內其他自然牙的咬合,會隨著時間磨耗而改變,但人工牙根和假牙改變的程度,遠比自然牙慢很多。這時很多狀況,患者本身無法察覺,加上清潔未確實,因此定期回診、透過醫師評估咬合狀態、調整咬合、協助清潔是相當必要的。

【延伸閱讀】腎臟癌發生人數增3倍 免疫療法提供治療新契機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18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珮均報導)你身邊是否有朋友聊天時,常說「我」今天、「我」可能、「我」最近,將話題不斷圍繞著「我」說個不停呢?當朋友不停說自己的時候,不少人馬上將其與自戀連在一起,但根據刊載於《每日科學》ㄧ項研究指出,一直說「我…..,我……」的人容易出現憂鬱、焦慮和其他負面情緒!研究發現:經常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劉瓊雯報導)有位在嘉義竹崎經營果園的林先生,年僅三十多歲就因僵直性脊椎炎造成脊椎嚴重變形,身軀如拐杖無法平躺入睡,走路時只能垂頭看地搖晃如熊,而肚子也彎曲擠壓如整團肉球。一家之主的他面臨工作不易、外界異樣眼光的身心煎熬。後來,他到大林慈濟醫院尋求副院長簡瑞騰協助,歷經三階段的矯正截...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田柏升報導)鼻過敏會遺傳 環境也有相關性鼻涕擤不停,你的鼻子也「有問題」嗎?流鼻涕、鼻塞是鼻過敏的常見症狀,鼻涕清澈如水、流動性強、而且帶有癢感。台安醫院耳鼻喉科醫師黃鈞鼎表示,如果父母雙方都有鼻過敏症狀,小孩遺傳到的機率高達75%。副食品量少種類多 出生四個月就可開始吃除了家族遺...

閱讀詳情 »

作者:駱慧雯女性自35歲後,隨著年齡增加,骨質會像溜滑梯一樣快速流失,若不及時搶救,恐怕還未停經,骨質疏鬆症就會提早報到。有鑑於此,近年越來越多年輕女性養成喝牛奶、吃鈣片的習慣,但奇怪的是,有些人天天補鈣,骨本還是留不住,為什麼會這樣呢?小心,「雌激素缺乏」可能是讓身體抓不住鈣的問題根源! 人未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