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使用暖暖包 直接接觸皮膚恐灼傷

天冷使用暖暖包 直接接觸皮膚恐灼傷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東北季風影響,氣溫明顯下降,氣象局預估北部最低溫下探17度,不少怕冷的民眾已經開始使用暖暖包取暖。不過,醫師提醒,使用暖暖包時,最好避免直接接觸皮膚,以免發生灼傷,也要避免放在老年人及幼童容易取得的地方,以免發生誤食的情況。

台北榮總臨床毒物與職業醫學科主任楊振昌觀察發現,許多民眾使用暖暖包時,會直接塞在衣服裡、貼著皮膚使用,或放在棉被裡睡覺,但隨著暖暖包的溫度升高,可能造成皮膚紅腫、痛癢,甚至灼傷而燙出水泡,且暖暖包經過長時間的壓迫,容易發生破裂,若皮膚直接接觸鐵粉,則會引發過敏反應。

日前台中有一名80多歲的婦人,把暖暖包當成芝麻糊沖泡飲用,結果腹部絞痛並吐血,緊急就醫檢查發現,其食道灼傷及胃部潰瘍。楊振昌指出,診間常有類似的案例發生,尤其老年人、幼童,容易將暖暖包當成調理包誤食,而造成嘔吐、腹瀉、呼吸困難等症狀。

楊振昌表示,一次性的暖暖包主要成分有鐵粉、鹽、活性碳及蛭石等。當鐵粉接觸到空氣及水氣,就會產生熱能,而鹽可以催化鐵氧作用,活性碳、蛭石則是具有保水的功能,可讓鐵粉持續氧化發熱,不過恐有誤食的風險。另外,坊間還有一種液態型的暖暖包,是利用飽和醋酸鈉溶液與金屬片摩擦的原理,凹折金屬片就能釋放熱能,且能重覆使用,也不會發生誤食的情況,較適合老年人及幼童使用。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151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5年癌症死亡人數統計,台灣肺癌死亡人數近三十年增長5.7倍,死亡率連續蟬聯十年之冠,換算下來,不到57分鐘就有一名肺癌患者死亡,且肺癌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為十大癌症中最低,到晚期更僅剩不到5%。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因為肺癌的特性就是難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4歲女童反覆腹痛 竟是膽道囊腫惹禍一名14歲女童近來常感到上腹疼痛,即使服用胃藥仍未好轉,甚至反覆發作,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女童胰臟指數異常升高,且腹部超音波發現囊腫,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膽道囊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醫師徐千婷指出,膽道囊腫屬於先天膽道異常擴張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盟調查:直播年齡不設限 最小才11歲這幾年網路直播媒體興盛,甚至驚見國小生也當起小小直播主。為了解台灣兒少成為直播主狀況,兒福聯盟檢視前五大熱門直播APP,包括「MEME」、「浪live」、「Live.me」、「Up」以及「17」,採用便利抽樣法,於7月6日、7日,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300萬B型肝炎帶原者,雖然已有B肝藥物可以治療,但是在臨床上,卻有些B肝病人的病毒量雖然已被控制,但是肝功能指數卻會超標;進一步探究原因,竟然是又再感染到D型肝炎。由於B肝病人又感染到D肝,很容易突發猛爆型肝炎而死亡,要非常小心。D型肝炎要靠B肝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