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吃鍋取暖 小心胃潰瘍發作

天冷吃鍋取暖 小心胃潰瘍發作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近日冷氣團來襲,不少民眾相約三五好友,吃麻辣鍋、吃到飽火鍋取暖。根據醫師觀察發現,秋冬是胃潰瘍的好發季節,由於天氣冷,民眾容易過量飲食或吃辛辣食物,導致上腹疼痛就診,檢查才發現,罹患不同程度的胃潰瘍,甚至胃出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一般內科主治醫師呂敏吉表示,造成胃潰瘍原因,包括藥物濫用、不良飲食習慣、生活壓力、酗酒、抽菸及過量飲用茶類、咖啡等,初期症狀有上腹部疼痛、灼熱感、噁心、嘔吐,嚴重甚至會出現胃出血、胃穿孔,需要手術治療。

秋冬是胃潰瘍的好發季節。呂敏吉指出,秋冬季節來臨,根據診間觀察發現,許多民眾吃完火鍋、麻辣鍋、薑母鴨、燒酒雞等,半夜突然發生腹痛,到醫院掛急診,檢查才發現是胃潰瘍。

呂敏吉強調,吃火鍋容易過量攝取食物,導致胃酸分泌過多,而麻辣鍋、薑母鴨是刺激性食物,容易傷害胃黏膜,本身腸胃不好的民眾吃多了,就容易引起胃潰瘍發作,建議日常飲食應避免暴飲暴食,並養成清淡飲食的習慣。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8030

相關推薦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一般人認知的中風常會造成肢體癱瘓,引起家庭生活風雲變色,然而,醫學上稱為「暫時性腦缺血(transient ischemic attack,TIA)」,俗稱「小中風」,症狀比較輕微,有人甚至很快恢復,因此,多數民眾容易忽視。其實小中風可以說是中風的前兆,後續可能引發中...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黃心瑩、賴欣平報導】自2019年底開始,全球即被壟罩在新冠肺炎病毒威脅之中,而台灣即使身為防疫前段班,仍不免有一段新冠病毒蔓延高峰期,其中,台北榮民總醫院副院長陳威明四度領軍,率領北榮醫護團隊進行萬人大型篩檢,及時阻斷疫情傳播鏈,功不可沒,也獲選為今年(110年)公務人員傑出貢獻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台灣心血管疾病問題日益嚴重,據衛福部國建署統計,心血管疾病已連續三十年位居國人十大死因前茅,而近日氣溫驟降加上溫差大,也使門診人數增加。為保養心血管,許多民眾選擇服用魚油保健品,但隨著魚油成為市場寵兒,魚油實證研究也再次被關注。李婉萍營養師提醒,優質脂肪酸攝取來源不可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賴欣平報導】皮肌炎患者常於皮膚、前額及眼瞼等部位出現紅疹,也偶有近端肌肉無力現象,比如蹲下即站不起、無法爬樓梯等等,但其實它也會攻擊身體內部,引發心、肺等重要器官併發症,其中約有40%的高比例會合併肺纖維化,若未及早診斷與控制恐引發呼吸衰竭。表面下的致命危機 皮肌炎高比例合併「肺纖...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