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天冷泡澡15分鐘為限! 出現這些症狀快起身

天冷泡澡15分鐘為限! 出現這些症狀快起身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冷氣團南下,不少民眾會以泡熱水澡驅寒添暖意,花蓮慈濟醫院老年醫學科主任暨家庭醫學科醫師高聖倫指出,泡澡就像泡溫泉一樣,不宜超過15分鐘,若出現頭暈、胸悶等症狀時,應立即離開浴缸;有嚴重心血管疾病的朋友則不適合泡澡。

氣溫突驟降 注意心血管

隨著氣溫下降,在家中泡個舒服的熱水澡能放鬆身心、促進血液循環。高聖倫主任表示,泡澡水溫建議約攝氏四十度以下為佳,不宜過熱,時間不要超過15分鐘,注意隨時補充水分,且泡熱水澡會使四肢血管擴張,增加心臟的工作負擔,建議患有心血管疾病的病友不做全身泡澡,若有疑慮則建議先向醫師諮詢,而病情嚴重者,就不建議泡澡,以免血管擴張造成血壓降低,容易頭暈甚至跌倒。

糖尿病、高齡長者皮膚反應慢 泡熱水澡應留意水溫

高聖倫主任說,有三高、心血管疾病或是高齡長者,在泡熱水澡前要注意室溫與水的溫差,若太大易導致血管快速擴張、收縮,引起身體不適。另外,糖尿病的病友以及高齡長者因為皮膚對冷、熱的反應較慢,很容易因溫度過高而燙傷,所以得多留意水溫。

子女關心長者 健康有時機

高聖倫主任也建議子女多多關心長輩的健康,可在長輩早上一起床,還沒有做任何活動前,就幫忙測量血壓;對於患有糖尿病的高齡長者,則是建議可以在空腹時測量血糖;面對美味豐盛菜色當前,得注意高油、高鹽、高糖的料理,可提醒年長者不要飲食過量引起身體不適。

陪伴長者期間 觀察退化狀況

高聖倫醫師指出,長輩若是出現重複詢問同一件事情、出門買菜迷路、煮菜忘記關火等,這可能是失智症的警訊;同時可以觀察長輩走路是否會偏或是步伐不穩、是否需要使用拐杖或助行器行走、是否以前能提重物現在提不動、是否爬樓梯很費力爬不了一層樓等,其中若是有跌倒的狀況出現,都是長輩活動功能退化,或是患有衰弱症、肌少症的一個重要警訊,可以多關心留意的地方。

【延伸閱讀】

心血管、三高患者注意 天冷泡湯護心六要訣

天冷如何控制食慾? 5招加1茶飲控制體重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276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部立桃園醫院群聚事件,突然引發民眾社區感染恐慌,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提醒,除了不忘記戴口罩,酒精也不要離身,雙手隨時消毒,接觸任何物體表面前,都可以噴一下。新光醫院感染科主治醫師王孝為提醒,新冠病毒在物體最長可存活3天,最擔心是私人隨身物品遭到汙染卻鬆懈。...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靜脈曲張」是最常見的腿部靜脈血管疾病,也就是「大隱靜脈閉鎖不全」,俗稱「浮腳筋」,女生的發生率比男生高。靜脈曲張不只是美觀上的問題,更是身體裡血管的疾病。下肢靜脈曲張女多於男 這些情況是高危險群臨床上統計,大約有20~25%的女性, 以及10~15%的男性有下肢靜脈曲張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接近年終大掃除,面對家裡一大堆的藥品,知道該怎麼處理嗎?高醫附設中和紀念醫院副院長黃尚志表示,歲末年終家家戶戶都在大掃除,若發現家裡一大堆不用的藥品,而直接丟垃圾桶或沖馬桶,不僅浪費健保資源,連帶也會造成環境汙染,希望大家能珍惜有限的健保資,包括如何正確用藥及回收藥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氣泡水能增加口感,不少粉領新貴也將其視為減重飲水的新選擇,但安南醫院消化科主治醫師黃文威指出,大量的氣體喝進胃裡,再逆向經由食道排出過程亦誘發胃食道逆流,並非每個人都適合飲用氣泡飲,脹氣與胃酸過多者建議少飲用。打嗝、噯氣傻傻分不清 兩者這樣辨別三十多歲陳小姐,最近因常「...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