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太可怕了!這一種醬油千萬不能吃!吃了之後必得癌 ! 你不能不知道!



 

太可怕了!這一種醬油千萬不能吃!吃了之後必得癌 你不能不知道!

1種醬油吃了必得肝癌認清9因素遠離癌(圖翻攝鳳凰網)

醬油是中國人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一味調味品,中國人在很久之前就發現了釀造醬油的秘密。在距今2000多年前的西漢,醬油已經有了廣泛的運用和生產基礎。然而近些年,專家卻發現,醬油和肝癌有直接的關係,肝癌病發率與醬油食用量呈正比。

一般認為,醬油的主要原料是大豆,大豆及其製品因富含硒等礦物質而有防癌的效果。但值得注意的是,醬油在生產、貯存、運輸、銷售的過程中,常因衛生條件不良而受污染,甚至帶有引發腸道傳染病的致病菌,散裝醬油的問題會更明顯。

實驗表明,傷寒桿菌可以在醬油中存活兩天,嗜鹽菌可以在醬油中長期生存。在混濁、有沉澱、有雜質的醬油中,細菌數會高於標準百倍以上,這樣的醬油如果不加熱消毒就直接食用,就有可能致病。

 

另外,研究人員還從醬油中發現過致癌物質。台灣的流行病學專家調查發現,醬油的消耗量與肝癌直接相關。這是因為醬油在發酵的過程中,蛋白質腐敗分解,產生大量的胺類物質,在亞硝酸存在的情況下,會合成致癌性的亞硝胺,而一些生產工藝差的廠家所生產的醬油極易受到黴菌的污染。因此,從預防疾病的角度來說,除了購買質量信得過的瓶裝醬油、不買散裝醬油外,還應注意吃醬油儘量熟吃,不生吃

食用醬油還應注意以下幾點:

1、食用醬油醬油易黴變,在夏日一定要注意密閉低溫保存

2、發霉變質的醬油不能吃。

3、服用治療血管疾病、胃腸道疾病的藥物時,應禁止食用醬油烹製的菜餚,以免引起噁心、嘔吐等副作用。

 

肝癌的9個因素你要清楚

1、病毒性肝炎:

病毒性肝炎是比較多見的肝癌病因之一。一般來說,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與肝癌有密切關係。肝癌病例HBsAg陽性率可高達81.82%。據報導,在HBV陽性的肝癌患者中可見HBV基因整合到肝癌細胞DNA中,所以將HBV視為肝癌發病的重要因素。

2、肝硬化:

肝硬變與肝癌之間有密切關係。據統計,一般需經7年左右肝硬變可發展為肝癌。其中以壞死後性肝硬變為最多,肝炎後肝硬變次之,門脈性肝硬變最少。

3、真菌及其毒素:

黃曲黴菌、青黴菌、雜色曲黴菌等都可引起實驗性肝癌。其中以黃曲黴菌最為重要。研究發現,黃曲黴毒素B1是超劇毒物質,其致癌性比奶油大900倍,可誘發所有動物發生肝癌,也被視為是肺癌的病因之一。大量的科學試驗已經證明,用含有黃曲黴菌或其毒素的食物,喂養實驗動物,可引起動物的肝癌。易發生黴變的食物有大米、麥子、大豆、花生、玉米。

4、亞硝胺類化合物:

從肝癌高發區南非居民的食物中已分離出二甲基亞硝胺。此類化合物也可引起其它處腫瘤如食管癌。所以也將亞硝胺類化合物歸為肝癌病因之一。

5、酒精中毒:

酒精中毒可致酒精性脂肪肝、酒精性肝炎、酒精性肝硬化。在酒精性肝炎或肝硬變時,枯否氏細胞減少,可增加肝細胞癌變的發生。

6、微量元素:

目前在微量元素與肝癌關係的研究發現,肝癌死亡率與環境中硒含量呈負相關,與居民血硒水平呈負相關,動物試驗表明硒能阻斷黃曲黴毒素誘發大鼠和鴨子發生肝癌。

7、藥物:

某些藥物有累積效應,起到致癌作用。

8、飲水污染:

肝癌高發區調查表明,飲用污染嚴重的溝、塘水者肝癌死亡率高於飲用井水者,飲用深井水者肝癌死亡率最低。最近由於水質分析技術進步,我國及台灣地區均發現水中微囊藻毒素有明顯促肝癌作用。

9、遺傳因素:

肝癌高發區發現肝癌有顯著的家族聚集性,尤其是有血緣關係的、近親的、共同生活的家族中肝癌發生率高。從染色體分析,細胞免疫水平,DNA修復能力和遺傳標記等檢測中,均提示肝癌具有遺傳的生物學基礎。目前認為肝癌是具有主基因效應的多基因遺傳病。

 

via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根據衛生福利部105年癌症死亡人數統計,台灣肺癌死亡人數近三十年增長5.7倍,死亡率連續蟬聯十年之冠,換算下來,不到57分鐘就有一名肺癌患者死亡,且肺癌五年存活率不到兩成,為十大癌症中最低,到晚期更僅剩不到5%。癌症希望基金會董事長王正旭醫師表示,因為肺癌的特性就是難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14歲女童反覆腹痛 竟是膽道囊腫惹禍一名14歲女童近來常感到上腹疼痛,即使服用胃藥仍未好轉,甚至反覆發作,就醫檢查,醫師發現女童胰臟指數異常升高,且腹部超音波發現囊腫,經電腦斷層檢查診斷為膽道囊腫;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小兒腸胃科醫師徐千婷指出,膽道囊腫屬於先天膽道異常擴張疾...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兒盟調查:直播年齡不設限 最小才11歲這幾年網路直播媒體興盛,甚至驚見國小生也當起小小直播主。為了解台灣兒少成為直播主狀況,兒福聯盟檢視前五大熱門直播APP,包括「MEME」、「浪live」、「Live.me」、「Up」以及「17」,採用便利抽樣法,於7月6日、7日,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根據統計,台灣大約有300萬B型肝炎帶原者,雖然已有B肝藥物可以治療,但是在臨床上,卻有些B肝病人的病毒量雖然已被控制,但是肝功能指數卻會超標;進一步探究原因,竟然是又再感染到D型肝炎。由於B肝病人又感染到D肝,很容易突發猛爆型肝炎而死亡,要非常小心。D型肝炎要靠B肝表...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