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明不等於失能! 低視能門診助重見光明

失明不等於失能! 低視能門診助重見光明

(健康醫療網/記者陳亭蓉報導)

現代的社會,隨著醫療越來越進步,人們可以活得越來越久,但退化性疾病卻也因此逐漸增加。其中,視覺方面的退化對許多人造成很大的影響,不但會對患者的行動力、日常生活造成衝擊,嚴重者甚至會因此失去工作及穩定的經濟,進而對自己失去自信心。現在有「低視能門診」,能提供患者適當的建議與協助,讓低視能者也能夠利用剩餘的視覺安全自由的過日子。

眼科醫療與重建服務聯結微弱 視障者無所適從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眼科主治醫師郭巾慈表示,有許多低視能患者並不是雙眼完全沒有光覺,但是惡化的視力卻往往讓他們感到徬徨無助,且需長期仰賴他人照顧。而目前台灣視障重建服務的過程中,前端眼科醫療與後端重建服務的聯結相當微弱,視障者往往被宣判眼盲後就不知道何去何從。

透過適當輔具與專業協助 重建自主生活

郭巾慈醫師指出,失明分成很多種,而市面上也有各式各樣的輔具,像是放大鏡、望遠鏡、包覆性濾鏡、點字板、擴視機等,政府都有針對身心障礙者做補助,能夠幫助患者挑選適合自己的輔具,進而重建生活能力。 

了解申請流程 利用政府資源 

郭巾慈醫師也提醒,大多數的低視能患者並不了解一般申請補助的流程。一開始由醫師診斷並開立殘障手冊,再來由輔具評估中心評估,接著拿報告書去區公所身障科申請,最後再拿經費去輔具公司購買。

低視能門診 已於今年一月開始營運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已於今年由中興、和平院區發起了一站式服務,結合各種資源,除了有醫師、護理師進行疾病診斷諮詢及衛教的服務之外,另外還有輔具評估師、社工師等專業人員來幫忙患者進行專業的協助與指導,讓患者不用再到處奔波,能夠就近取得各種資源。郭巾慈醫師強調,很多疾病造成的失明其實是慢慢退化的,不能等待視覺功能惡化之後再做重建,應該要針對不同程度的視障者進行不同的協助與幫忙,才能及時的達到復健效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160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35歲的余先生,是台大生化博士高材生,長期飽受重度睡眠呼吸中止所苦,戴陽壓呼吸器治療沒用,每晚睡眠重度缺氧,讓他每天起床總是劇烈頭痛,連吃止痛藥都無效,嚴重不良睡眠品質,讓他記憶力變差,因而推掉很多好的工作機會。重度睡眠呼吸中止 治療效果有限余先生找遍文獻,了解重度睡眠...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橫跨斑馬線時,是否有算過共會花費你多久時間呢?是否覺得走路步伐越來越小、走路速度也不像以前一樣快了呢?據衛福部統計資料顯示,104年女性骨折人數比過去十年增加1.5倍且30歲以上占9成左右。然而30歲以上的女性走路速度逐步下降,推想輕熟齡女性骨密度與行動力之間是否有關係呢?...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高溫天氣,不少人出現頭暈症狀,但可別以為是中暑了,若經常發作得小心周邊動脈阻塞!眩暈來自微血管循環不佳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暨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表示,眩暈症狀大多是內耳的前庭半規管微血管循環不佳所引起,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中大型的血管循環不佳所造成。所以,當眩暈發作了...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歷時3年、斥資19億,北榮第三門診大樓正式啟用,其中「男女生殖醫學聯合門診」,由婦產科、泌尿科醫師聯合看診;同時成立醫療創新中心,整合科技與醫療,建立以病人為中心的「未來門診」。陳建仁:北榮是國人驕傲台北榮民總醫院第三門診大樓啟用典禮,包括副總統陳建仁、台北市長柯文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