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有眩暈發作!? 周邊動脈阻塞機會大增

常有眩暈發作!? 周邊動脈阻塞機會大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高溫天氣,不少人出現頭暈症狀,但可別以為是中暑了,若經常發作得小心周邊動脈阻塞!

眩暈來自微血管循環不佳

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暨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表示,眩暈症狀大多是內耳的前庭半規管微血管循環不佳所引起,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中大型的血管循環不佳所造成。所以,當眩暈發作了,表示人體的微血管已經出了問題,慢慢人體內的中大型血管也會開始出問題。雖然耳鳴或突發性耳聾,也常是內耳的耳蝸微血管循環不佳所引起,但耳鳴或突發性耳聾的成因也有可能與噪音傷害,病毒感染等其他非血管因素所造成,所以,耳鳴或突發性耳聾與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關係,就比較不明顯。 

暈眩症發作 跟動脈阻塞有關係

黃俊豪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針對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探討以前是否有眩暈,耳鳴,突發性耳聾等問題,長期追蹤十年後,發現有眩暈發作的病人,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是沒有眩暈症人的1.12倍。此一研究成果今年已獲國際知名期刊 [PLoS One]刊登。 

黃俊豪醫師在門診中發現,許多病患常有眩暈、耳鳴、突發性耳聾等問題,這些症狀多是內耳或腦幹的微血管循環不佳,及病毒感染復發引起,尤其在天氣變冷時更為明顯。根據以往的研究顯示,眩暈患者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有增加的趨勢,但與心肌梗塞或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關係,以往並不清楚。另外,耳鳴或突發性耳聾,與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關係,也未曾被報告過。 

健保資料庫統計 暈眩多來自動脈阻塞

黃俊豪醫師從臺灣健保資料庫中,追蹤2006到2010年間被診斷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5340位患者,年齡從20到79歲,使用三倍對照組,回朔最多十年,發現有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病人當中,12.7%有眩暈,6.7%有耳鳴,0.3%有突發性耳聾。在對照組裡,10.6%有眩暈,6.1%有耳鳴,0.3%有突發性耳聾。

研究中校正過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症、腎臟病、高血脂、高尿酸、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等因子後,發現有眩暈的病人,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是沒有眩暈者的1.12倍,其中女性較高,是1.15倍,而眩暈的男性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並不會顯著上升。至於,耳鳴或突發性耳聾,並不會顯著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機會。 

前庭性頭痛造成眩暈 嚴重腦中風

黃俊豪指出,良性姿勢型眩暈為最常見,與內耳、血管不正常收縮、抽菸、用力打噴嚏或頭部外傷有關,經簡單治療及休息後很快就會好。前庭性頭痛這類的人在年輕時就常有頭痛問題,因後腦血管不正常收縮,大腦神經過度敏感,慢慢就併發眩暈發作,治療上以藥物、睡眠、止痛藥、血管放鬆藥,避免吃巧克力、起司、咖啡。基底動脈循環不全,常與頸椎退化、後腦血管動脈硬化相關,易造成腦幹及內耳循環不良而產生腦中風。

另一種前庭神經發炎,為體內皰疹病毒復發,因太累、壓力大、睡不好、免疫力下降等產生,經藥物治療休息可恢復。梅尼爾氏病也是與體內病毒復發有關,內耳發炎積水,治療上避免壓力過大,失眠。他呼籲,眩暈與後腦及內耳循環不好相關,所以有眩暈的人要小心,最好找專科醫師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未來發生中風、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危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9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圖片翻攝自 easydetoxwater 夏天是芒果的季節,但你知道它除了好吃之外,對人體還有超強功效嗎? 再加上生薑,好處更多!特別推藨給孕早期婦女飲用! 芒果生薑排毒水的好處 芒果是維生素A,維生素C和如α-胡蘿蔔素和β-胡蘿蔔素有助於從保護類黃酮,它可以預防肺...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在資訊隨手可得之世代,各媒體百家爭鳴,新聞報導如何在群眾喜好與新聞價值中取得平衡,已然成為重要議題。全國自殺防治中心李明濱主任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對於自殺相關新聞報導提出「六不六要原則」,然而「六不」中的「不要簡化自殺原因」及「不要刊登出照片或自殺遺書」較易被忽...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3歲男性,在工廠工作時,前臂不慎遭機具割傷,緊急就醫後確診為筋腱斷裂,醫師馬上進行肌腱縫合手術,且術後幾天,透過訂製手部動態副木協助被動動作,配合復健療程,三個月後已恢復八成;大千綜合醫院骨科主任劉少政指出,肌腱縫合手術後,最關鍵就是術後照護和復健,才能避免關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子容報導) 55歲許老師教學多年深受學生歡迎,日前正逢畢業季,許多班級都熱情邀請他參加謝師宴,幾次吃吃喝喝下來,突然發生腳趾關節腫痛,痛到寸步難行,只好就醫急診,醫師診斷結果是急性痛風發作。 急性痛風好發於40~60歲男性 急性痛風是急診室很常看到的一種疾病,主要成因是因為尿酸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