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常有眩暈發作!? 周邊動脈阻塞機會大增

常有眩暈發作!? 周邊動脈阻塞機會大增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高溫天氣,不少人出現頭暈症狀,但可別以為是中暑了,若經常發作得小心周邊動脈阻塞!

眩暈來自微血管循環不佳

大林慈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暨睡眠中心主任黃俊豪表示,眩暈症狀大多是內耳的前庭半規管微血管循環不佳所引起,而周邊動脈阻塞疾病是中大型的血管循環不佳所造成。所以,當眩暈發作了,表示人體的微血管已經出了問題,慢慢人體內的中大型血管也會開始出問題。雖然耳鳴或突發性耳聾,也常是內耳的耳蝸微血管循環不佳所引起,但耳鳴或突發性耳聾的成因也有可能與噪音傷害,病毒感染等其他非血管因素所造成,所以,耳鳴或突發性耳聾與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關係,就比較不明顯。 

暈眩症發作 跟動脈阻塞有關係

黃俊豪以臺灣健保資料庫進行分析,針對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探討以前是否有眩暈,耳鳴,突發性耳聾等問題,長期追蹤十年後,發現有眩暈發作的病人,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是沒有眩暈症人的1.12倍。此一研究成果今年已獲國際知名期刊 [PLoS One]刊登。 

黃俊豪醫師在門診中發現,許多病患常有眩暈、耳鳴、突發性耳聾等問題,這些症狀多是內耳或腦幹的微血管循環不佳,及病毒感染復發引起,尤其在天氣變冷時更為明顯。根據以往的研究顯示,眩暈患者未來發生腦中風的機會有增加的趨勢,但與心肌梗塞或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關係,以往並不清楚。另外,耳鳴或突發性耳聾,與周邊動脈阻塞疾病的關係,也未曾被報告過。 

健保資料庫統計 暈眩多來自動脈阻塞

黃俊豪醫師從臺灣健保資料庫中,追蹤2006到2010年間被診斷為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5340位患者,年齡從20到79歲,使用三倍對照組,回朔最多十年,發現有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病人當中,12.7%有眩暈,6.7%有耳鳴,0.3%有突發性耳聾。在對照組裡,10.6%有眩暈,6.1%有耳鳴,0.3%有突發性耳聾。

研究中校正過年齡、性別、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症、腎臟病、高血脂、高尿酸、缺血性腦血管疾病等因子後,發現有眩暈的病人,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是沒有眩暈者的1.12倍,其中女性較高,是1.15倍,而眩暈的男性未來得到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機會並不會顯著上升。至於,耳鳴或突發性耳聾,並不會顯著周邊動脈阻塞性疾病的機會。 

前庭性頭痛造成眩暈 嚴重腦中風

黃俊豪指出,良性姿勢型眩暈為最常見,與內耳、血管不正常收縮、抽菸、用力打噴嚏或頭部外傷有關,經簡單治療及休息後很快就會好。前庭性頭痛這類的人在年輕時就常有頭痛問題,因後腦血管不正常收縮,大腦神經過度敏感,慢慢就併發眩暈發作,治療上以藥物、睡眠、止痛藥、血管放鬆藥,避免吃巧克力、起司、咖啡。基底動脈循環不全,常與頸椎退化、後腦血管動脈硬化相關,易造成腦幹及內耳循環不良而產生腦中風。

另一種前庭神經發炎,為體內皰疹病毒復發,因太累、壓力大、睡不好、免疫力下降等產生,經藥物治療休息可恢復。梅尼爾氏病也是與體內病毒復發有關,內耳發炎積水,治療上避免壓力過大,失眠。他呼籲,眩暈與後腦及內耳循環不好相關,所以有眩暈的人要小心,最好找專科醫師積極治療,才能避免未來發生中風、心肌梗塞、動脈硬化等危害。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999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54歲尤女士因骨質疏鬆引發胸椎壓迫性骨折,前往大林慈濟醫院掛急診,並轉由骨科部以經皮椎體成形術進行手術治療,術後恢復良好,終於能好好躺著睡覺。由於手術使用的醫材需自費,當醫療團隊得知尤女士有經濟困難時,隨即啟動慈善醫療專案補助,提供她全自費醫材的全額補助。骨鬆患者大意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歲的小淋今年初不慎跌入熱湯鍋,全身遭受56%二至三度燙傷,送醫時已休克昏迷,住院期間反覆發燒,第一周開了兩次清創手術,搶救兩周才脫離險境。小淋出院後,爸媽陪他到陽光基金會重建中心復健,如今全家生活逐漸恢復常軌,爸爸希望用自身經歷,提醒家長注意居家安全,不要再有下一個傷...

閱讀詳情 »

許多學童在9月開學時,整個人胖了一圈,皆因在暑假期間愛吃高糖高油食物、花太多時間在手機平版等3C產品上以及缺乏運動,如何讓學童遠離暑假發胖危機,專家提出10大HEHE關鍵指標,只要養成習慣,終生皆受用。 飲食及生活習慣改變,「肥胖」成為全球重要公衛議題,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國民營養健康狀況變遷調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肩膀痠痛無力、手無法抬高,甚至無法自行穿脫上衣等是門診常見的問題,久痛不已的肩膀痛,可不一定是五十肩,很有可能是旋轉肌袖破裂造成的肩膀疼痛。衛生福利部雙和醫院骨科醫師王智毅表示,肩旋轉袖肌腱破裂是肩關節附近最常見的肌腱創傷,在60歲以上病患有將近4成的發生率。大部分年長...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