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長期經痛、性交疼痛別隱忍〜小心是罕見「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

有長期經痛,甚至性交疼痛、慢性骨盆腔疼痛等不適症狀,以及造成不孕等情況,不要輕忽,應該至婦產科詳細檢查。1名 25歲的許小姐,經期時經常下腹悶痛,某天在經期前突然急性下腹劇痛,緊急至醫院求診,診斷為良性罕見的「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

長期經痛 性交疼痛別隱忍〜小心是罕見「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

有長期經痛,甚至性交疼痛、慢性骨盆腔疼痛等不適症狀,以及造成不孕等情況,不要輕忽,應該至婦產科詳細檢查。

許小姐一開始是至某家醫院檢查,發現腹部內有邊緣不規則的塊狀腫瘤,疑似惡性腫瘤,醫師表示須割除子宮、卵巢以保命。但是,許小姐年輕未婚,無法接受,決定徵詢第二意見,轉至國泰綜合醫院,經陰道超音波檢查發現有10公分骨盆腔不規則狀、質地不均勻之腫瘤。血液腫瘤指數顯示CA-125異常上升至1317U/mL(正常<35u>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蔡亞倫醫師表示,隨後安排許小姐接受婦科剖腹手術,發現骨盆腔底有灰白色不規則形狀乳突狀增生約10公分的腫瘤,術中病理冰凍切片,並診斷此腫瘤為「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僅施行骨盆腔腫瘤切除,免去切除子宮、卵巢及輸卵管。目前病患術後恢復良好,後續回診追蹤腫瘤指數均為正常值,追蹤3年期間,無病灶復發。

長期經痛 性交疼痛別隱忍〜小心是罕見「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

電腦斷層影像顯示,患者子宮後方有不規則腫塊。(圖片提供/國泰綜合醫院)

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屬於非典型子宮內膜異位症

蔡亞倫醫師表示,「息肉樣子宮內膜異位症」為一種罕見息肉樣良性腫瘤,屬於非典型「子宮內膜異位症」,臨床症狀包括:經痛、性交疼痛、慢性骨盆腔疼痛,以及不孕。患者腫瘤邊緣呈現不規則形狀,類似子宮內膜息肉,但外觀又與惡性的腺肉瘤,或子宮內膜基質惡性肉瘤相似。患者平均年齡為52.5歲,最常發現在大腸以及卵巢表面上,也可能生長在子宮漿膜、子宮頸、陰道、輸尿管、輸卵管、大網膜及骨盆腔其他軟組織表面。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黃家彥醫師也提醒, 有長期經痛別隱忍,經痛可分為:原發性及續發性經痛,原發性經痛是指無明顯病因的經痛,而續發性經痛有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卵巢腫瘤、子宮肌瘤或肌腺症等疾病所造成。建議至大醫院詳察病因,以對症治療。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234/6145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82歲陳姓老婦人,10年前曾因冠狀動脈粥樣硬化、心肌梗塞執行冠狀動脈繞道手術,雖持續藥物治療,但近3~4年來陸續出現呼吸困難、呼吸喘現象,診斷為主動脈瓣狹窄,因考量曾心臟手術且為高齡患者,遂於複合式手術室以「經皮主動脈瓣膜置換術」(TAVI)治療,老婦人現已康復出院門...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在季節轉換時期,寶寶肌膚變得異常敏感,容易出現不適症狀,也因此泛紅、脫皮、敏感、尿布疹、異位性皮膚炎等常常名列各大親子討論區熱門話題,讓不少父母感到擔憂。但想要真正告別寶寶問題肌,專業護理師尹靜貞建議應從日常生活保養時就特別注意! 避免寶寶肌膚不適 從日常照護著手 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蘇湘雲報導) 不少人有錯誤迷思,認為更年期女性接受荷爾蒙療法,會造成乳癌。台灣更年期醫學會理事長、奇美醫院生殖醫學中心主任蔡永杰指出,近年來,最新研究早推翻這樣的論點,研究顯示,選擇品質較好的黃體素、雌激素,不只不會增加乳癌風險,反而可能降低乳癌風險,大腸癌、骨鬆等發生機率也會下降...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身高170公分、體重80多公斤的60多歲王伯伯,是嚴重肺阻塞(COPD)的患者,合併有輕微呼吸中止症,原本走兩圈半操場就會喘,經過運動訓練加上規律用藥後,現在每天從潭子走到台中8公里只要2小時,不僅2個月後減重6公斤,神奇的是,睡眠呼吸中止症竟然好了! 肺阻塞合併睡眠...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