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失智症政策綱領2.0成果如何? 全台失智協會提3大建言

失智症政策綱領2.0成果如何? 全台失智協會提3大建言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2017年底衛生福利部公布「失智症防治照護政策綱領暨行動方案2.0」,預計於2021年初公告初步成果。為協助政府檢視政策執行現況,台灣失智症協會賴德仁理事長指出,台灣失智症協會與各縣市失智症協會等16個民間團體,共同呼籲政府公告2020年成果數據,並連署提出民間建言報告,主要建議包含:(一)中央地方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確保失智者、家屬與團體參與;(二)失智照護服務納入常態性服務,加強專業人員訓練與學校教育;(三)建置安全防護與權益保障制度,發展法規串聯資料與部會合作等,並提供2022年、2025年、2028年之目標達成建議。

提高失智症政策層級 確保失智者、家屬與團體參與

台灣失智症協會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之一的蘇惠美顧問分享,她在2012年確診阿茲海默症,至今已將近10年,她鼓勵失智者勇敢面對、站出來為自己發聲,讓社會大眾了解如何幫助失智者。同時,建議中央及地方政府都應採納失智者意見,透過補助成立「失智者諮詢顧問小組」,邀請有病識感且有表達能力的失智者代表,參與政策制定與檢討會議,讓失智者充分表達意見,才能真正幫助失智者。

失智照護服務 應納入常態性服務

花蓮縣失智症關懷協會曾敬惠理事長提及,2017年一名59歲的先生確診年輕型失智症,就因縣市資源分配不均、難以在花蓮找到合適的課程,必須到台北上課;2019年先生開始使用失智據點,剛開始還蠻喜歡參加據點活動,但隨著他精神情緒問題增加,據點就以人手不足、或超出服務範圍而婉拒先生使用據點,或要求有家屬或外籍看護陪伴,但這對在上班或沒有外籍看護的家庭造成困擾;曾理事長因此成立協會,期望政府明訂據點的功能、定位,再成為常態性存在的服務,才能真正幫助失智症家庭。

加強專業人員訓練 失智識能納入學校教育

根據2019全球失智症報告顯示,相較於國際平均值,台灣有較高比例認為現行有充足的失智症服務,但也有較高比例認為醫療照護專業人員忽視失智者。高雄市聰動成長協會吳淑棉總幹事指出,許多專業人員並不了解失智症病程與症狀,無法辨識其為失智症、亦不了解其需求。因此,建議增加失智專業人員與照服員課程數量,並規定所有服務於醫療單位或失智症、老人、長照、身心障礙領域之人員皆須接受失智專業人員課程,照顧服務人員亦皆須接受失智照服員課程。

此外,學校教育尤其重要,建議讓失智識能及友善教材亦納入義務教育課程,增進全民對失智症的認識。

建置安全防護與權益保障制度 確保失智者人權

台灣失智症協會湯麗玉秘書長指出,會遭遇上述困難的失智者,多為極輕度或輕度失智者,缺乏病識感,又難以辨認其意思能力,其衍伸的困境,已經成為國安問題。

台灣失智症協會法律顧問鄭嘉欣律師進一步指出,失智者竊盜、詐欺案件等問題已經造成台灣刑事、民事案件急劇上升,因此,須加速建立失智者安全防護網體系,包含推動失智警訊偵測機制與安全保障策略,需加速串聯失智與警政、交通、就業、財務等資料庫,期望能探究失智者安全議題的現況、困境、可能策略之相關研究,以利台灣整體失智防治照護政策,符合失智者與家屬的需求,確保實踐失智者人權!

【延伸閱讀】

皮膚搔癢難耐起因竟是骨髓纖維化! 未妥善治療恐惡化為急性白血病

【李世明醫師】懷孕24週肚中寶寶不動了! 醫師:12小時沒胎動恐胎停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927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根據估計,民國150年失智人口將突破85萬人。病人或其照護者面對失智症治療時,無論是藥物治療還是非藥物治療,都應該要對疾病與治療方式有所了解。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藥劑科藥師林淳澤說,失智症病人族群年齡層較高,也較易因為慢性疾病或身體機能退化而有較多用藥,增加藥物...

閱讀詳情 »

【文/Beauty美人圈】 圖片來源:[email protected] 悶熱的夏天「私密處」問題總是找上門,以下三種常見的情況會讓私密處問題更加猖狂,你是不是也符合下面的條件呢!?這時候保養就很重要,只要學會三大保養秘訣悶熱的夏天再也不會覺得「妹妹」不舒服!   #三種情況讓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2018年亞運於印尼雅加達舉辦,此次體育署特別安排專業廚師隨行,獲得醫療團隊醫師高度贊同,因為攝取好的營養,選手才能維持良好的體能狀態,是戰力的基礎,也是獲勝的關鍵。運動員飲食需精準調製 高品質蛋白質有助體力恢復長庚運動醫學團隊林口長庚復健科王思恒醫師表示,運動員的飲食...

閱讀詳情 »

有糖尿病不能吃澱粉食物,像是白米飯,以免血糖飆高?是真的嗎?新陳代謝科醫師表示,打敗糖尿病,澱粉食物不是十惡不赦的食物,反而是要採取吃飯的「適醣均衡飲食」,才是根本控糖的方法。 打敗糖尿病,澱粉食物不是十惡不赦的食物,反而是要採取吃飯的「適醣均衡飲食」,才是根本控糖的方法。 1名56歲男性罹患糖尿病...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