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2歲童發燒、脖子腫「不肯開口說話進食」 竟是深頸膿瘍差點要命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小朋友發燒、脖子腫輕忽不得,當心深頸膿瘍恐致命!一名2歲半的幼兒日前就持續2、3日的發燒,且開始不願開口說話、進食,被家長緊張送醫,檢查發現是深頸部後咽腔膿瘍壓迫所致,緊急手術清創和引流才恢復。醫師警告,若未及時治療,一旦膿瘍壓迫到呼吸道,嚴重甚至會引發呼吸困難。

該名幼兒在送醫當天晚上開刀後,便住進小兒科加護病房,再持續地引流及投入抗生素治療,相關發炎指數、白血球和發燒的情況才獲得明顯的改善,也順利拔管,日前已康復出院。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醫師秦家翊表示,後咽腔膿瘍是深頸部感染的一種,指病患在後咽處長了一個膿包,並且根據膿的位置及大小會引發不同的症狀;深頸部感染非常危險且致命,常見原因包括:上呼吸道感染或食道異物損傷等,使細菌感染並入侵深頸部筋膜間隙,造成頸部發炎及化膿。

後咽腔膿瘍在幼兒病症中算是急症之一,秦家翊說,若未及時治療,膿瘍壓迫到呼吸道,可能造成急喘以及哮鳴聲的現象,嚴重時甚至會引發呼吸困難。

醫院隨後在該名幼兒的咽喉以及膿的培養裡發現「A型鏈球菌」,一般常見引起急性化膿性扁桃腺炎或細菌性咽喉炎,且兒童或大人都有可能被感染。

花蓮慈濟醫院小兒部醫師張雲傑說,學齡前幼兒的上呼吸道感染多以病毒為主,例如腺病毒、EB病毒,像這樣是A型鏈球菌的情況比較少見,過去絕大部分是5歲以上孩子居多。主要治療方式是使用抗生素;但有時候A型鏈球菌引發的病情變化快速兇猛,需要特別注意。

醫師提醒,家中若有孩童發燒、頸部僵硬或腫脹、吞嚥困難、流口水、牙關緊閉、聲音含糊不清等情形,應提高警覺,有可能是深頸部感染,及時送醫,可避免病情進一步惡化。

照片來源:示意照/翻攝自Pexels

更多匯流新聞網報導:

瘋賞櫻全台「足底筋膜炎」病號跟著大增! 怎麼了?醫點出3大風險

每37分鐘1台灣女性罹乳癌 2年1次「這樣做」揪出8成早期癌保命

【文章轉載請註明出處】

相關推薦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美國衛生部長阿札爾(Alex Azar)訪台,與衛生福利部長陳時中同台,見證台美共同簽署「醫衛合作瞭解備忘錄」,寫下台美斷交以來美國訪台最高層級官員紀錄。不過,阿札爾此行也遭國內有聲音質疑,合作並未談及新冠疫苗及藥物「等於是白來了...

閱讀詳情 »

▲(照/疾管署提供)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國人近期出遊真的要小心隱藏的「致命蟲咬」!疾管署今(11)日公布最新疫情監測數字,國內上周一口氣新增14例恙蟲病確定病例,分別發生在台東縣5例、高雄市3例、澎湖縣及新北市各2例、南投縣及桃園市各1例。而恙蟲病危險之處,防疫醫師提醒,須即時給予抗生...

閱讀詳情 »

▲(CNEWS資料照/記者陳鈞凱攝)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又見日本腦炎惹禍!疾管署今(11)日公布南投、屏東分別新增日本腦炎確定病例,其中南投縣埔里鎮40多歲男子,在發燒、咳嗽症狀之後,進一步出現「講話不輪轉」、「口齒不清」現象,想要說的說不出來,疑似腦膜炎症狀,住進加護病房。疾管署調查...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 一名60歲陳姓婦人因感覺喉嚨有異物、吞嚥困難與胸悶等症狀至胃腸肝膽科就醫,醫師診斷除發現有胃食道逆流狀況外,亦留意到陳婦的心跳伴隨明顯心雜音。轉介至心臟血管內科進行檢查時,果然在心臟發現腫瘤,及時由心臟血管外科醫師為陳婦安排微創手術、摘除腫瘤。 阻礙血液...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