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奈米微粒比PM2.5還小! 長期暴露健康有影響嗎?

奈米微粒比PM2.5還小! 長期暴露健康有影響嗎?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大家一定都聽過PM2.5(細懸浮微粒,直徑小於2.5μm),那有聽過奈米微粒(直徑小於100nm=0.1μm)嗎?奈米粒子因為體積極微小而產生了新的物理特性,被廣泛運用在生活各項用品當中,從電子產品到醫療保健產品、食品、紡織品、運動裝備、衛浴產品、家用產品等,奈米技術已經是現今重要產業之一。國衛院研究發現,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但統計結果並未顯示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有關。

暴露奈米微粒環境研究長時間影響 結果刊登國際醫學期刊

在運用奈米技術或材料的作業過程中,常會產生大量奈米微粒,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是否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影響,過去尚無長期的流行病學追蹤研究。

國家衛生研究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由故研究員劉紹興博士及吳威德專案助研究員帶領的奈米微粒健康危害研究團隊的結果顯示,長期暴露於奈米微粒環境會導致體內氧化壓力失衡,但統計結果並未顯示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有關。研究成果已於108年12月刊登於國際醫學期刊《Environmental Health》。

細胞氧化損傷 會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

過去在動物吸入研究中發現,暴露在奈米微粒環境中的小鼠,會觀察到氧化壓力上升,以及發炎反應、心血管疾病、肺部纖維化或肉芽腫、胸膜斑塊生成、肺癌與間皮瘤樣疾病等症狀。

針狀纖維奈米碳管會誘發石棉樣肉芽腫的形成,並增加腫瘤品系小鼠罹患間皮瘤的可能性;而氧化壓力會造成細胞的氧化損傷,是引起發炎反應及退化、衰老的原因之一,因此特別需要重視長時間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中工作者的健康情形。

長時間處於高濃度奈米微粒還環境 加強保護措施為上策

國衛院國家環境醫學研究所奈米微粒健康危害研究團隊檢測臺灣14家(13家工廠、1家研究機構)製造或使用奈米材料機構內的工作者之各項生理數值。統計結果顯示,處理奈米材料或暴露於高濃度奈米微粒環境與心血管功能障礙、肺損傷、發炎反應、神經行為和遺傳毒性等均沒有明顯相關性。

不過,建議在使用或製作奈米材料的工作場域,仍需加強局部排氣或採取動力空氣濾淨式呼吸防護具等相關保護措施。

【延伸閱讀】

骨密度測量多部位 骨密之父錢本文:骨鬆診斷越準確!

愛美免挨刀!非侵入式醫美療程正夯 安全認知不能少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47562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全台灣今年夏季不斷傳出高溫,然而高溫不僅帶來中暑,當水份流失加快,也會帶來急性心肌梗塞的死亡風險,專科醫師因此呼籲,如果突然胸悶、胸痛、氣喘、冒冷汗,一定要盡快聯繫救護車,盡早就醫降低死亡風險。 天氣熱血液濃稠 血栓發生機率高 台大醫院雲林分院院長暨中華民國心臟學會理...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食藥署今(30)日公告,8月1日起含ranitidine(雷尼替丁)成分藥品因有致癌風險,考量有其他成分藥品可取代,要求廠商1個月內全面下架回收,醫院與藥局也都不可再釋出給民眾,食藥署同時提醒,民眾如果家中有相關藥品,建議暫時停用,交由醫療機構代為處理,或與醫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台灣大學公衛學院院長詹長權不斷呼籲,所有入境台灣民眾全數篩檢,尤其泰籍移工疑似在台感染新冠發生,詹長權強調若有必要,出境也要檢驗。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指揮官陳時中回應,台灣採用隔離檢疫與症狀篩檢,入境防疫強度已經非常強,並且台灣疫情現況與國際不同,沒有普篩必要。 台大...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衛福部國衛院與國防醫學院預醫所共同合作,以過去抗SARS病毒抗體為基礎,挑選出可辨識新冠病毒的抗體,可望投入新冠病毒治療藥物開發;研究團隊運用治療性抗體來治療感染新冠病毒的倉鼠,結果發現倉鼠的體重、活動力不會因此降低,肺部病毒量卻大幅下降,此對抗新冠病毒治療效果的發現...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