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女子蹲下穿鞋出現頭暈~竟是腦栓塞惹禍!

女子蹲下穿鞋出現頭暈~竟是腦栓塞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75歲的李女士,在3年前被診斷出有心房顫動問題,也曾因為血管阻塞進行過導管手術,心臟一直不太好的她,去年曾有一度感到心悸、心跳加速、喘不過氣,感覺像是快斷氣一樣,當時以為只要休息一下就沒事,因此就沒有多想。

一直到今年4月時,李女士到同學家聊天,離開前蹲下穿鞋,一起身便感到頭暈,腳也不太能行動,後來更是感到嘴巴、眼睛怪怪的,想說話也說不出來,因此,趕緊送醫檢查,結果發現是腦栓塞,開始住院治療。

血栓是危害健康的殺手 恐造成中風、死亡

血栓是危害現代人健康的重要殺手之一,在國外估計每37秒就有1人因血栓而死亡,而在國內則是與十大死密不可分,像是排名二、三名的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也與它有關。

血栓主要是凝血系統失衡所形成的血塊,可以造成靜脈或動脈血流的阻斷,並可能從血管壁脫落,隨著血流卡在肺臟或其他重要的器官的動脈中,引起靜脈血栓栓塞、深層靜脈栓塞、肺栓塞、心房顫動,導致腦中風,甚至是急性冠心症等,造成致命的危機。

心房顫動引動脈血栓 中風機率高5倍

彰化基督教醫院神經醫學部孫穆乾醫師表示,以心房顫動引發腦中風為例,心房顫動是臨床上常見的心律不整,也是造成中風的危險因子之一,當患者心臟不正常跳動,血液就容易在心房內留滯形成血栓。

一旦血栓剝落跟著血液流到腦部及其他部位,就可能引發腦中風甚至致命,在台灣約有23萬人左右心房顫動患者,若無法早期確診,提早治療,中風機率將超過一般人的5倍以上,死亡率多2倍、心臟衰竭多3倍。

傳統抗凝藥物 易與食物、藥物產生交互作用

在治療方面,心房顫動需透過抗血栓藥物治療,降低血栓形成以預防中風,對此,孫穆乾醫師表示,過去抗血栓治療只有抗凝血劑可邁汀,但它卻容易與其他食物或藥物產生交互作用,例如:止痛藥、人蔘、葡萄糖胺、銀杏、魚油、花椰菜、大蒜等,都可能會影響藥效增強或減弱,造成出血或是產生血栓之風險。

而目前已有新型口服抗凝血劑,健保亦有給付,可有效降低33%顱內出血及50%致命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如何正確飲食,達到控制血糖的目標,是糖尿病患者的生活大事,透過手機應用程式,糖尿病患可以即時上傳每日飲食及血糖值,醫療團隊也能夠藉此即時了解及修正,控糖全面E化,一起保護糖友健康! 將食物與血糖值上傳 控糖全面E化 糖尿病為慢性病,患者除了依照醫囑按時服藥外,更需用...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68歲的許國伯伯擔任飛彈技術員,每天工作時吸刺鼻的化學物質,使許伯伯飽受胸悶、喘、難以呼吸之苦,每年秋冬都因為喘到吸不過氣而必須住院一周以上,許伯伯一直以為不舒服是氣喘的原因,沒想到竟是肺阻塞! 平均每4人就有1人罹患肺阻塞 亞東醫院胸腔內科主任級實證醫學中心主任鄭...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小兒脂肪肝的重大發現,關鍵成因找到了!由亞東紀念醫院及台大兒童醫院合作的研究顯示,肥胖兒童發生脂肪肝的關鍵成因為IRGM基因變異—罹患脂肪肝的肥胖兒童之中有高達28%有IRGM基因變異。 28%肥胖兒童IRGM基因變異 亞東紀念醫院小兒科醫師林裕誠表示,...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內耳不平衡?小心是腦中風徵兆!52歲的陳女士有糖尿病及高血壓病史,日前早上外出散步時突然覺得天旋地轉,合併有噁心嘔吐的症狀,這種情形以前曾發生過,以為又是內耳不平衡引起的,但閉眼休息後症狀並沒有改善,家人趕緊將她送醫治療。 頭暈嘔吐 小腦出血 成大醫院急診部醫師楊朝...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