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性尿失禁3大主因 生產後的媽媽更要看,如何預防?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女性尿失禁3大主因 生產後的媽媽更要看,如何預防?

「好想上廁所喔…。」當尿意出現後,立刻起身往洗手間奔去,沒想到半路上,竟發生了尿失禁的窘境…大大影響了心情與生活品質。聽說,女性更年期後尿失禁的發生率比男性高出許多,這是真的嗎?又是為什麼呢?

 

女性高於男性

女性尿失禁3大主因 生產後的媽媽更要看,如何預防?

國泰綜合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黃文貞解釋,尿失禁的定義是無法有意識控制漏尿的情形發生,且根據全球大多數的調查顯示,各國人口尿失禁的問題,皆以女性為主要的好發族群。

而造成女性尿失禁的原因,又可分為下列3項︰

1.泌尿道感染︰一般常見於急性或慢性的尿路感染,使膀胱肌肉高度收縮,嚴重時便會引發漏尿。

2.生過多胎小孩︰若是曾生超過三胎以上的婦女,由於尿道括約肌鬆弛,使得更年期之後,漸漸出現尿失禁的情況。

3.慢性病影響︰如果有長期便祕、慢性咳嗽等,長時間會造成腹壓過高,引起漏尿;或是本身患有高血壓或服用利尿劑等相關藥物,都是引起尿失禁的原因。

許多人覺得尿失禁難以啟齒,變得不敢主動尋求治療,或是認為漏尿並不會危害生命,並不放在心上。但黃文貞醫師提醒,長期的尿失禁除了在患者心裡會造成極大的壓力之外,可能還會引起濕疹、褥瘡、皮膚炎、尿道炎等感染,甚至讓人不敢隨恣意外出,使得心情焦慮不堪,建議應找專業的醫師來給予適當的治療。

 

勤做骨盆操:凱格爾運動

女性尿失禁3大主因 生產後的媽媽更要看,如何預防?

然而,我們應該如何預防、改善尿失禁呢?

黃文貞醫師說明,除了養成健康的生活習慣之外,記得定時上廁所,不要憋尿。若容易頻尿的話,喝水時可分為少量多次,並減少攝取含咖啡因的飲料,另外,氣泡類飲品與酒類也不能一次喝太多。

另外,平常也可以多做凱格爾運動,反覆練習、鍛鍊骨盤周邊的肌肉,使骨盆肌肉收縮變強壯,就能改善尿失禁,每天至少要做3個循環,才會達到效果。

 

 【延伸閱讀】

 骨鬆、尿失禁,更年期前兆?

 妳不可不知的停經症候群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退休好幸福》&《退休好幸福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近日美國FDA對於一款常見的氣喘與鼻過敏用藥提出黑盒警示,但什麼是黑盒警示?有黑盒警示的藥物還可以給患者使用嗎?微笑藥師藥局廖偉呈藥師表示,其實黑盒警示是針對藥物已知之副作用向醫師及患者提出警告,提醒醫師與患者用藥時應注意患者可能出現嚴重的副作用。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也提醒,不少具有黑盒警示的藥物在臨...

閱讀詳情 »

圖/TVBS提供 劉真因主動脈瓣膜狹窄問題開刀,不料術後心臟功能不佳,不幸病逝,留下老公與四歲女兒,讓人不勝唏噓!主動脈瓣膜是心臟開口,就像家裡最重要的大門, 一旦主動脈瓣膜狹窄,人體的血液的大門打不開,血出不去,會讓心室肌肉變得肥厚,假如出現昏倒情況,表示情況已經相當嚴重!TVBS《健康2.0》節...

閱讀詳情 »

新型冠狀肺炎疫情蔓延,幾乎人人都戴口罩出門。長時間配戴口罩,悶住口鼻,造成鼻子進氧量下降。如果配戴的口罩質地恰巧較不透氣,剛好又處在空氣比較悶熱、不通風的空間,在持續氧氣供給不足的情況下,就容易有呼吸困難的不適感,有時甚至還會聞到自己嘴裡不好的氣味,讓許多人懷疑自己是不是有口臭,但這其實可能是身體警...

閱讀詳情 »

▲(示意照/翻攝自Pixabay) 匯流新聞網記者陳鈞凱/台北報導 台灣每十個人就有一個是介於45到59歲中年婦女,比例已占總人口11.7%,健康狀況可不能只注意到身體現象,董氏基金會引用國外最新研究提醒,身體虛弱的中年女性,特別是握力差和從坐著到起身需花比較多時間的中年婦女,有較高的憂鬱或焦慮症狀...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