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常識★女性感染HPV病毒 與子宮頸癌罹患風險呈正相關

  國外最新一項歷時9年追蹤研究發現,30歲以下的女性,如果感染HPV16和HPV18,即使沒有任何細胞異常,但時間一拉長,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明顯增加。對此,國內婦科權威醫師李茂盛建議,女生在還沒有性行為之前,應該儘速接種子宮頸癌疫苗。

  根據《全球醫藥新知》一篇關於「研究發現HPV陽性但無細胞異常的女性罹患子宮頸癌風險增加」的報導中提到,研究人員發現,子宮頸細胞檢測中某些高風險人類乳突病毒(HPV)呈陽性但未出現任何細胞異常跡象的女性,會導致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增加。該研究結果稍早發表在《a peer-reviewed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ancer Society》,研究成果將有助於醫界擬定更完善的子宮頸癌篩檢指引。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醫療團隊與美國、斯洛維尼亞、比利時等相關學術單位攜手合作,總收案576名女性,這些受試者的子宮頸液體細胞檢驗結果均為正常。在9年追蹤期間,共有92名婦女確診為癌前子宮頸病變,4名婦女確診罹患子宮頸癌。進一步將這96名個案與480名女性進行比較,30歲以下女性如感染HPV16和HPV18,罹患子宮頸癌的風險增加。

  瑞典卡羅林斯卡醫學院和研究所的首席研究員SoniaAndersson博士指出,研究證實,年齡小於30且HPV16或HPV18陽性的年輕女性為子宮頸癌高風險族群。對於這項研究結果,李茂盛說「這符合臨床狀況」,目前台灣子宮頸癌患者以感染HPV16和HPV18的比率最高,其次為53型,但與歐美國家相較,台灣民情較為保守,因此國健署公費疫苗適用對象為國一女生。

  吾家有女初長成,李茂盛提醒,家長應該多關心女兒,在尚未有過性經驗前接種疫苗,至於年齡較大、有過性經驗的女生,也建議接種疫苗,還是可以降低致癌風險。此外,成年女性也應該定期接受抹片檢查,如果確定感染HPV16、HPV18、HPV53等病毒,就該提高警覺,定期回診。

相關推薦

生產後的哺乳媽,若未規律擠奶或哺育時,乳房就容易出現硬塊,甚至成了「石頭奶」,到底是怎麼了呢?阮綜合醫院乳房外科劉宗瑀醫師表示,當乳房突然出現紅腫脹痛時,很可能就是乳腺炎的問題;然而,輕微乳腺炎約1至3日即可恢復,但嚴重乳腺炎則可能導致發燒、化膿等問題,建議應積極就診為佳。  乳腺炎幾乎是每個哺乳媽...

閱讀詳情 »

廉價航空問世讓出國旅遊不再遙不可及,但搭機旅行前,建議要先檢視個人健康狀況是否合宜!弘森診所吳書毅醫師提醒,近期有開刀病史、感染傳染性疾病、或進入第三孕期婦女都不適合搭機旅行,此外,若旅途中有安排潛水行程者,也別忘了預留身體減壓時間,以免出現不適症狀喔!  5. 懷孕後期:懷孕自28周開始進入第三孕...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類固醇的作用廣泛,可適用的疾病眾多,常常用來治療氣喘、過敏、重症肌無力症等,但大家也都知道,它的副作用很大,患者常常在吃與不吃間游移不定。這時不禁納悶,既然類固醇那麼好用,當重感冒、發燒時,應該要服用嗎?如果服用過量,又有哪些不良影響呢?  ...

閱讀詳情 »

文/尹海崴 50歲的女性,在妳心目中,應該是什麼樣子呢?已經過了50歲生日的美國西洋流行樂壇天后珍娜傑克森(Janet Damita Jo Jackson),可不只是風韻猶存、風采依舊。今年還剖腹生下寶貝兒子。 而從年輕時,就熱愛運動的Vivi,給自己50歲以後的禮物,就是要開始變年輕。 Vivi說...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