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更年期防骨質疏鬆 學會5變化動作,養肌保骨!

女性更年期防骨質疏鬆 學會5變化動作,養肌保骨!

更年期婦女千萬別小看骨鬆問題!事實上,女性更年期除了需面對惱人的盜汗、潮紅等更年期症候群,隨著年齡增加,骨質、骨密度在雌激素劇烈減少下,更會像溜滑梯一樣快速流失。因此,預防更年期階段骨鬆上身並維持生活品質,除了日常飲食加強補鈣外;平時養成規律運動的習慣,來增加肌肉強度,促進造骨細胞活性,就是成功養肌保骨的關鍵!

女性更年期防骨質疏鬆 學會5變化動作,養肌保骨!

女性更年期骨質易流失?雌激素分泌量減少是關鍵

為什麼女性更年期骨質容易大量流失呢?其實是因為婦女在更年期階段,卵巢會因老化而衰竭、退化,導致人體內的雌激素含量急遽減少。而雌激素除了有促進排卵的功能外,同時也兼負有抑制破骨細胞活性的作用。所以當雌激素分泌量快速降低時,女性體內的破骨細胞活性便會因此增強,使其骨質流失速度比男性還快出許多。

根據老年醫學會統計,台灣地區65歲以上的老人有1/9的骨質疏鬆發生率,但65歲以上的女性,每4人就有1人患有骨鬆症,十分驚人。若婦女朋友平時又未加以留意補充鈣質、適度鍛鍊肌力的重要性,未來罹患骨質疏鬆症的風險自然也就越高。

防骨質疏鬆症上身 快來學這5大變化動作

因此,平時做好自我保養、積極防範非重要!日本知名婦產科醫師相良洋子在與美體教練山岡有美共同著作的《活力迎接更年期,下半生更健康:強化飲食、運動與睡眠》一書中就分享到,除了飲食適度補鈣外。平時不妨可適度透過下列運動,給骨骼一些負荷,使骨骼的形成變活潑,來強化肌肉與骨骼,達到預防骨質疏鬆症的好處:

【有氧運動】

利用包含各種動作的有氧運動,愉快地活動身體。配合自己喜歡的音樂來運動,會更有樂趣。以總共進行15∼20分鐘為目標。

女性更年期防骨質疏鬆 學會5變化動作,養肌保骨!

行進:從原地踏步開始。接著抬腿,把動作加大,邊走邊抬起大腿,並用兩手輕輕拍打抬起的大腿。(圖片/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提供)

動作①/行進:從原地踏步開始。

動作②/抬腿:接著動作加大,邊走邊抬起大腿,並用兩手輕輕拍打抬起的大腿。

女性更年期防骨質疏鬆 學會5變化動作,養肌保骨!

用步伐來寫英文字母 V。(圖片/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提供)

動作③/V字踏步:用步伐來寫英文字母 V。1.右腳往右斜前方踏出;2.左腳往左斜前方踏出;3.右腳回到原位;4.左腳也回到原位。

女性更年期防骨質疏鬆 學會5變化動作,養肌保骨!

左右腳交互往前伸出,伸出的腳用腳跟點地。帶點節奏地進行吧。 (圖片/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提供)

動作④/腳跟點地:左右腳交互往前伸出,伸出的腳用腳跟點地。帶點節奏地進行。 1.兩腳併攏;2.右腳往前;3.兩腳併攏;4.左腳往前,如此反覆進行。

女性更年期防骨質疏鬆 學會5變化動作,養肌保骨!

用腳來描繪方塊步伐。(圖片/新自然主義出版社提供)

動作⑤/踩方步:用腳來描繪方塊步伐。1.右腳往左腳前方踏出;2.左腳橫跨過右腳往右前方踏出;3.右腳往後;4.左腳回到最初的位置。

資料來源:華人健康網(http://www.top1health.com/Article/324/70190)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上華人健康網www.top1health.com 看更多健康資訊

【延伸閱讀】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周威志報導) 「因為捨得,所以重生」,身為器官受贈者的謝先生,手裡抱著弟弟的照片,因為當年一個無心義舉,拯救了曾經每天都要洗腎度日的他。 原來,當年謝先生的弟弟因腦血管意外導致腦死,篤信佛教的謝媽媽與家人討論後,決定將孩子的器官捐贈,加上去年三親等內血親優先受惠的政策實施,讓謝先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明琪報導)過敏、咳嗽、眼睛發癢都是小兒過敏的症狀,事實上,過敏的症狀還包括鼻塞、身上出現紅疹,甚至呼吸困難,有時候,還可能造成全身型的過敏性反應,危及生命。春寒乍暖,正是小兒過敏盛行的時節,由於引發過敏的原因很多,過敏產生的症狀也就各不相同。兒童到戶外玩耍,家中的寵物,食物,灰塵...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關嘉慶報導) 根據外電報導,日本演員渡邊謙罹患胃癌,所幸及早發現,接受治療後,即將在美國百老匯演出「國王與我」;提到胃癌,國內醫師就不得不深切提醒大家,要少吃醃製食品。 國人十大癌症胃癌排名第七 根據日本國立癌症研究中心統計發現,日本2010年罹癌人數高達80萬人,為35年前的4...

閱讀詳情 »

(圖片翻攝自今日頭條) 過年期間可以想吃什麼就吃什麼,可以賴床不吃早餐。但是立春都快過了,小主要開始注意身體了哦,才能一年無病痛!今天歲芊兒來看看這小小寶貝吧! 它是「水中人參」,是《黃帝內經》中記載的!上品藥材之一,也是一味常用的藥食兩用藥材。因為它很像雞頭,所以又稱「雞頭米」,它就是芡實! (...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