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女性經期不可做的12件事

女性經期不可做的12件事
  
女性經期不可做的12件事
現在的女人即便在月經期間,做任何事情都是一種毫無禁忌,殊不知些這些事情正危害女人月經來潮的健康狀態!下面小編就告訴你女性經期不可做的12件事。

一、不宜性生活:
月經期宮內膜脫落宮腔,表面形成創面,容易將細菌帶入逆進入子宮從而引起宮腔內感染發生附件炎、盆腔炎。

二、不宜多吃鹽:
吃鹽過多。會使體內鹽分和水分貯量增多,月經來潮前夕會發生頭痛、激動和易怒等症狀應來潮前10天開始吃低鹽食物。

三、不宜飲濃茶
濃茶中咖啡鹼含量較高刺激神經和心血管容易產生痛經、經期延長和經血過多同時濃茶中鞣酸會使鐵吸收出現障礙引起缺鐵貧血。

四、不宜坐浴
月經期宮頸口微開坐浴和盆浴很容易使污水進入宮腔內從而導致生殖器官發炎。

五、不宜穿緊身褲
如果月經期間穿臀圍小緊身褲會使局部毛細血管受壓從而影響血液迴圈增加會陰摩擦很容易造成會陰充血水腫。

六、不宜高聲唱歌:
婦女月經期呼吸道粘膜充血,聲帶也充血,高聲唱歌或大聲說話聲帶肌易疲勞,會出現聲門不合聲音嘶啞,不過也不用太過緊張,在絕大部分情況下,正常嗓音唱K、說話都應該問題不大,但如果長時間飆高音、挑戰高聲域歌曲,則可能造成聲帶受傷。
  
七、不宜捶背腰背部:
受捶打後可使盆腔進步充血血流加快引起月經過多或經期過長,此外,還有不少女性則會在經期出現嚴重的腰酸背疼現象,可能選擇他人按摩或是自己捶打的方式來舒緩腰部疲勞、酸脹感。陳志遼表示,女性在月經期出現腰酸現象非常正常,是由於盆腔充血所引起,此時盲目大力按摩或捶打腰部,會導致盆腔充血更加嚴重,反而會使腰酸背疼現象加劇。
  
八、用沐浴液清潔陰部
後果:引發陰部感染導致瘙癢病症經期間陰部容易產生異味,尤其夏季,但洗澡時順便用沐浴液清潔陰部或用熱水反復清洗陰部是不夠健康,反而容易引發陰部感染導致瘙癢病症,因為平日女陰道內是略酸環境,能抑制細菌生長,但行經期間陰道會偏堿,對細菌抵抗力降低,易受感染,如果不使用專業陰道清潔液或用熱水反復清洗,更會導致堿增加,因此清洗陰部需要選擇專業陰部清洗液尤其經期。
  
九、別拔牙:容易大出血和引發感染
經期不要拔牙,因為在月經期,女性體內的血小板數目減少,血液凝固性比平時降低,如果此時進行創傷性手術,包括拔牙處理,都可能難以止血,導致出血較平時手術更多、出血時間更長。據研究發現,月經期間女性的痛覺神經也比平時敏感,而且全身抵抗力較弱,所以月經期拔牙還會感覺疼痛加倍,且感染率大增。如果在月經期間做拔牙處理,必須面對拔牙完成後口腔內較長時間留有血腥味,從而導致食欲受影響。所以,建議女性一定要避開月經期拔牙。
  
十、吃油炸食品:
容易出現粉剌、痤瘡油炸食品也是經欺女的大禁忌
因為受體內分泌的黃體酮影響經期女皮脂分泌增多皮膚油膩同時毛細管擴張皮膚變得敏感此時進食油炸食品會增加肌膚負擔容易出現粉剌、痤瘡、毛囊炎還有黑眼圈另外由經期脂肪和水的代謝減慢此時吃油炸食品脂肪還容易體內囤積。
  
十一、別用活血化淤藥後果:
會增加經血流量,引發貧血一般來說,補血保健品、活血化淤類藥物都應在月經期停用,但很多女性不懂,結果發現自己月經量突然增多,嚴重者甚至引發重度貧血或經期大出血。在月經期使用補血、活血藥物,一方面會增加經血的流量,從而引起不必要的經血過多,另一方面經期出血也可能影響藥物的療效。
  
十二、別飲酒後果:
容易醉酒從而引發肝臟毛病有研究認為,女性在月經期間體內激素水準發生較大波動,此時飲酒較平時更易醉,且酒精對肝臟的負擔也會進一步加重,所以建議女性朋友月經期間儘量少喝酒。
  
女性此階段體內分解酶的活動能力處於較低水準,分解消化酒精的能力下降,使得酒精難以快速從血液中排泄出去,而滯留在身體內就會演化成有害物質。為清除這些有害物質,人體肝臟必須不斷分解製造出酶,使得負荷比平時加大很多,一不小心就容易引發肝臟毛病。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擴散至今,在426例患者中,少部分傳出身體同時帶有病毒與抗體個案,大多數人可能認為,身體有特定病毒抗體,就不應該發現病源才對;但在傳染病中,身體同時有抗體與病毒的案例並不少見,例如腸病毒就很常見,並且病毒變異性高,例如流感病毒,原有抗體也不見得能完全...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日前藝人李明依驚傳罹患甲狀腺癌,已經由手術治療返家休養,日前她在媒體受訪時透露早已知有甲狀腺結節,但不以為意,所幸今年有為自己安排健檢,經過檢查發現結節有異狀,後續接受病理檢查確認為惡性。 資深藝人寶媽在去年底自己的臉書上自曝,2004年也曾罹患甲狀腺癌,也是因透過健...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型冠狀病毒(COVID-19)疫情在全球持續蔓延,台灣的防疫表現備受國際肯定。不過,除了政府在許多方面積極超前部署之外,民眾良好社交距離、群聚時戴上口罩、社交距離、洗手都是非常尋常與有效的防疫方式。 國衛院群體健康科學研究所林煜軒研究團隊分析21個國家在今(109)...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36歲北韓領導人金正恩日前接受心血管手術,美國CNN報導 ,他在手術後處於嚴重危險中。消息人士指出,金正恩自去年8月起,心血管就出現問題,原因是吸菸、肥胖及過勞等因素,以致健康每況愈下。 金正恩身體狀況成為國際關注焦點,是否病危,眾說紛紜。不過,菸癮大、體重過重、工作...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