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新冠病毒與抗體皆陽性? 有抗體未必能全面對抗病毒

新冠病毒與抗體皆陽性? 有抗體未必能全面對抗病毒

【NOW健康 陳敬哲/台北報導】新冠肺炎疫情在台灣擴散至今,在426例患者中,少部分傳出身體同時帶有病毒與抗體個案,大多數人可能認為,身體有特定病毒抗體,就不應該發現病源才對;但在傳染病中,身體同時有抗體與病毒的案例並不少見,例如腸病毒就很常見,並且病毒變異性高,例如流感病毒,原有抗體也不見得能完全對抗病毒。

長庚大學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主任施信如表示,當小朋友感染腸病毒,就很容易在身體同時找到病毒與抗體,因為身體必須先認識病毒,在慢慢生成抗體出來,當抗體數量增加,病毒數量就會持續減少,此時不論檢測病毒與抗體都會呈現陽性,當疾病痊癒下一次相同病毒入侵時,免疫系統就能立刻用相同抗體來對抗。

病毒由於構造不完全,必須仰賴寄宿個體細胞DNA,才能複製出更多病毒。施信如解釋,抗體(中和抗體)最大作用就是阻止病毒進入細胞,不讓病毒獲取細胞DNA自我複製,未來就能免疫特定疾病。但身體有可能產生無效抗體,無法有效改善病情,可檢測抗體時又會呈現陽性,因此當然也會在病人體內同時找到病毒。

目前針對新冠肺炎研究,因疫情發展地區,發現病毒有區域性不同。已有媒體報導似乎可區分成亞洲株、歐洲株、美洲株,是否可能因病毒變化,讓已有特定病毒株抗體的民眾,無法對抗其他病毒株侵害,例如變異快速的流感病毒,施信如強調,冠狀病毒變異不算少見,但速度沒有流感病毒快。

施信如補充,目前有2種冠狀病毒,常讓人產生一般感冒。2種冠狀病毒都確實發現變異,但變異後是否影響抗體作用,要看病毒變異在那裡。如果新冠肺炎病毒變異,未來有沒有可能每年打疫苗?施信如也說,冠狀病毒變異比流感病毒變異慢,如果新冠肺炎成常態疾病,疫苗約6至8年可能要重新評估是否要重打。
 

更多NOW健康報導
敦睦艦隊COVID-19(武漢肺炎)確診個案活動足跡
167家「全國指定社區採檢院所」1指可查 哪些人符合採檢資格?

就❤NOW健康
你的健康生活良伴,快加入NOW健康FB粉絲團!
NOW健康YouTube頻道,更多影音點此進入!
更多健康資訊一次滿足!就要:NOW健康

★編輯嚴選:想知道國內新冠確診個案全紀錄? 國網中心報你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雖然只是咳嗽、發燒,也千萬不可輕忽!一名四十二歲青壯年,日前出現咳嗽與發燒症狀,雖掛急診就醫,發現有肺炎,卻不願住院治療,沒想到隔天病情就急轉直下,出現呼吸衰竭,嚴重到得使用葉克膜;原來是因染上H1N1,且併發重症,差點喪失性命。這名男子出現咳嗽、發燒的感冒症狀時,即到童綜...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二代健保上路後,已將監獄服刑的收容人醫療費用納入健保給付,在雲林第二監獄,是由成大斗六分院醫療團隊駐診,除了看門診之外,並可安排轉送緊急外醫與住院治療;根據該院統計,今年一至三月,平均每月看了1193人次,相較以往的2200-2700人次,要少了半數之多。過去監獄收容人的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宜慧報導)疾管局公布今年第1例腸病毒71型重症個案,一名居住中部的1歲7個月大男童,3月底隨母親及兄長至中國海南島探親,4月下旬出現發燒、全身無力、無故驚嚇、嗜睡、抽搐等疑似腸病毒重症病徵,在當地就醫診斷為手口足病重症,病況改善後,於5月中返台住院觀察,目前已康復出院。(圖片來源/資...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癌症病人常有食慾不振的問題,致使營養攝取不足,無法好好對抗疾病;大林慈濟醫院營養師王子南表示,癌症病人飲食原則除了要攝取足夠熱量,並應少量多餐及增加蛋白質,若是出現噁心、嘔吐等情形,也可喝些冰涼飲料,或是吃些酸味與鹹味較重的食物來改善。很多癌症病人尤其是在接受完放、化療後,...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