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以為中年發福 竟是腹中藏巨大脂肪肉瘤

她以為中年發福 竟是腹中藏巨大脂肪肉瘤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

有位56歲楊媽媽生活作息規律,飲食也相當講究,不僅不吃外食,做飯也盡量挑選生機食材。但自2016年開始,體重從原本40公斤上升至61公斤,且經常腹脹、噁心。雖然覺得身體怪怪的,但沒有特殊不適,因此自我安慰是中年發福而沒求醫,直至2018年4月,在家人督促下去台北慈濟醫院檢查,竟發現體內有顆21公斤的罕見大型惡性脂肪肉瘤。

脂肪肉瘤幾乎占據肚子所有空間

收治此個案的台北慈濟醫院一般科外李朝樹醫師指出,脂肪肉瘤從患者後腹腔右側長出,隨著脂肪層逐漸增大,幾乎佔據肚子所有空間、占患者體重的三分之一。脂肪肉瘤將楊媽媽的身體臟器、腸子擠壓到左邊腹腔,甚至包覆住右腎與右腎上腺,考量脂肪肉瘤為惡性,為避免再發,將右腎與右腎上腺一併切除,再把移位的胃腸、臟器歸位,楊媽媽住院一周出院,定期門診追蹤。

脂肪肉瘤初期鮮少有不適症狀

脂肪肉瘤跟脂肪瘤同是脂肪細胞構成,所以外觀、觸感相似,但與脂肪瘤的良性特徵不同,脂肪肉瘤是脂肪細胞在深層軟組織中異常增生所導致的惡性腫瘤,發生機率僅占惡性腫瘤的千分之二至千分之三,相當罕見,常發生在中年以上患者。

李朝樹醫師指出,脂肪肉瘤的致病機轉不明,多生長在後腹腔,位置深層,所以患者初期鮮少有不適症狀,通常會到腫瘤體積增大、壓迫周圍器官,產生腹脹、腹圍變大、噁心、其他腸胃症狀時,才會就醫被發現。

生長在腹部、四肢最常見

李朝樹醫師進一步指出,脂肪肉瘤能生長在人體任何地方,但以腹部、四肢最常見。醫師透過X光、超音波、電腦斷層掃描、核磁共振等方式判斷腫瘤大小、構成、擴散情形後,用手術切除乾淨,術後,則視患者情況,決定是否化學治療、放射治療。

身體有異狀應儘快就醫檢查

脂肪肉瘤好發於體內深處,體積不大時,容易被忽略,即使手術切除,也可能再發,因此必須長期追蹤,若有復發時甚至可能需要再次手術。李朝樹醫師提醒民眾,身體有任何異狀、不適,要儘快就醫,由專業醫師做相關檢查,若不確定就診科別,可前往家庭醫學科,由醫師做初步判斷,切勿拖延,以免延誤病情。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8427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人可以一天不吃飯,卻不能一天不喝水。患有冠心病、高血壓、高血脂,更是被要求每天得喝夠2000毫升水。怎麼喝水才合適呢?早上起床洗漱後,快速喝前晚涼好的白開水250毫升。這樣做的目的在於清洗胃、腸並通便。早飯前後,可能有好幾種口服藥等著您服用,這時可以用些溫開水來完成此事。上午,您可以泡杯綠茶,遛遛...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張郁梵報導)季節交替,溫差開始變大,流感也悄悄升溫。老年人口不僅在罹患流感時容易產生併發症,平均每10人就有1位罹患黃斑部病變。為了保障老年人口的身體健康,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五個綜合院區同步開打老年人公費流感疫苗,從10月1日到10月5日,只要攜帶身分證、健保卡等身分證明文,還可以免費進...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公費流感疫苗於10月1日起開打,所施打的疫苗為三價疫苗,可以防護兩種A型病毒及一種B型病毒的侵襲,由於B型流感病毒又分為兩型,以致每年出現另一型B型病毒流行時,即會造成較大的疫情;有鑑於此,全球各大疫苗廠都在積極研發四價流感疫苗,國內疫苗廠國光生技也正在進行四價流感疫苗的研...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又發現狂犬鼬獾!中央疫情指揮中心昨日共檢測47例動物樣材,其中3例鼬獾確診為狂犬病,包括高雄市內門區1例及台東縣成功鎮2例。發生地點新增高雄市內門區,總計案例發生地區為9縣市53鄉鎮,感染動物種類仍以鼬獾為主。疫情發生迄今,已檢測食肉目野生動物627例、其他野生動物284例...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