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她尿道憩室結石沒發現 竟默默養到如貢丸大

她尿道憩室結石沒發現 竟默默養到如貢丸大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日前,一名58歲的陳女士,喪偶多年、無房事,卻長期苦於慢性尿路感染,服用2年藥物症狀一直沒改善,且尿中常有黃白色懸浮物和臭味,時常會排尿疼痛,直到最近接受了X光後,發現有很大的鈣化影像,且位於膀胱位置的下方,後來經過陰道內診,確診為少見的尿道憩室結石,約4×3公分宛如一顆貢丸,且醫師推估至少5年了,而目前已將結石取出。

尿道原發性結石 是十分罕見的案例

書田診所泌尿科洪峻澤醫師表示,一般來說有9成以上的結石是從腎臟產生,僅極少數是尿道原發性結石;而尿道憩室主要好發於女性,指的是尿道往外膨出的囊狀腔室,經常好發於大腸,可分為先天性與後天性。

先天性是泌尿生殖系統的發育畸形所造成,後天性則與尿道的慢性發炎有關,且大部分的患者皆屬於後天性,通常膨向尿道後方,因此可從陰道觸診確認。

尿道憩室結石 性交疼痛為關鍵

而尿道憩室結石指的是在尿道憩室內滋生結石,通常大小僅數厘米(0.2~0.5公分),常見症狀為反覆尿路感染及性交疼痛,在性行為過程中,雙方都可能感覺疼痛。

但除了患者描述病徵外,診斷最主要還是得靠醫師的警覺,陰道內診及超音波檢查就可確診,有時還可從尿道鏡看到憩室在尿道的開口,但只有很大的尿道憩室結石才能被X光照出。

輕忽結石處理 恐會越來越大顆

而在治療方面,洪峻澤醫師表示,雖然結石在尿道憩室內,但必需從陰道手術取出結石,不過憩室囊壁因長年結石發炎,組織脆弱,不易剝離和修補,術後易感染及形成尿道陰道瘻管,所以,在術前都須對病人清楚說明。

另外醫師提醒民眾,尿道憩室結石無法預防,但可提早發現及治療,倘尿路感染持續治療沒改善,且性行為時會感到疼痛,就醫時應主動告知醫師,因為憩室結石若不處理,不僅尿路感染不會好,憩室結石越大,手術越困難,術後產生尿道陰道瘻管的風險將會越大。

 

【更多精采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入冬必進補?小心付出慘「痛」代價!每當氣溫驟降,熱呼呼的火鍋、羊肉爐、麻油雞、薑母鴨總是民眾的心頭好,為了暖身補氣,許多人都會一碗接一碗難以自拔,對於有痛風、腎臟疾病的患者來說,攝取高普林的鍋物,病情加重,在痛風發作就得付出「慘痛」代價,輕微的碰觸關節都會使疼痛加劇...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你有便秘問題嗎?許多民眾都知道,多吃青菜、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可以解決便秘問題,但你知道吃錯方法恐讓便秘更嚴重嗎?現代人頻繁外食,往往攝取過量的油、鹽與熱量,加上活動量不足,不少人會有便秘症狀。營養師提醒,攝取足夠的膳食纖維之餘,也要記得補充足夠水分,才能讓糞便俐落的...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