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健康★她從2年前開始聽見男人在耳邊說話,甚至離家出走,原來是「這個病症」惹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

她從2年前開始聽見男人在耳邊說話,甚至離家出走,原來是「這個病症」惹禍!

52歲的阿香患有思覺失調症,2年前開始聽見男人的聲音在耳邊和她說話,告訴她先生可能有外遇,或要她離家出走,讓她作息混亂,離家出走時還動用警察護送回家。阿香一開始確診後,因需服很多藥,服藥後又易昏睡,她自認病情好轉即自行停藥,導致疾病復發,多度被送入急診,病情一直無法穩定控制。

自行停藥致復發 需如慢性病長期控制

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精神科主任詹仁輝表示,思覺失調症是思考及知覺失調的一種腦部疾病,思覺失調症的病友多半較被動,不善表達及與人互動,疾病歷程是如同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一般,需要長期接受治療,透過藥物及其他職能訓練控制症狀,學習與疾病共處後,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功能。

詹仁輝主任表示,早期介入、長期治療,讓病友體內維持有穩定的藥效,對於思覺失調症的治療十分重要。病友未能穩定治療,除了認為自己沒有生病或已痊癒、難以忍受藥物副作用,包括肢體僵硬、靜坐不能、體重增加,或者家屬覺得羞恥不願病人治療,不少病友都會自行停藥,卻造成疾病復發惡化。

早期治療恢復更好 與疾病和平共處

對於思覺失調症患者而言,每一次的復發對於大腦都是一次嚴重的傷害,更可能造成之後治療的困難,若在發病的早期接受治療,恢復情形及功能的維護越好。事實上,思覺失調症藥物發展已相當成熟進步,無論是口服藥物還是長效針劑,只要病人願意持續使用,就能達到穩定控制病情的目的。

阿香在醫師建議下,減少口服藥物的顆數,每個月回診施打針劑,並搭配職能治療復健方式,病情開始穩定下來,也越來越少感到昏沉,讓阿香漸漸學會與疾病共處,有了自己的生活。詹仁輝主任呼籲,在接受穩定的治療及復健,思覺失調症如慢性病一般,只要與疾病和平共處,便能找回生活品質。

【更多精彩內容請上《優活健康網》官方網站《優活健康網》官方粉絲團。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相關推薦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 隨著氣溫逐漸降低,流感疫情也悄悄加溫,根據衛生福利部疾管署統計,今年流感季已累計160例重症個案,其中91%有慢性病史,嚴重還有可能會危及生命,流感的威脅不容小覷。 常見併發症 肺炎、腦炎、心肌炎 而流感與感冒究竟有什麼不一樣?衛福部疾管署防疫醫師黃馨頤表示,流感...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94歲家住新竹的張姓阿嬤,8月底時在家裡因彎腰撿東西不慎閃到腰,不僅開始走路駝背,連起床時都要2個人攙扶才能下床,就醫後確診為腰椎第一節壓迫性骨折,醫師建議採用微創脊椎千斤頂手術治療,術後駝背情形明顯改善。 脊椎微創手術、灌注骨水泥 童綜合醫院副院長徐少克表示,考量...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40歲的嚴先生出生時,因腋下莫名瘀青被檢查證實罹患血友病,上學時他不用參加升旗,體育課只能坐在一邊看同學打球,因為他患有血友病,父母擔心嚴先生出血,拔牙還特地找不會流血的醫師,沒想到不但血流不止還差點喪命。 血液中缺乏凝血因子 容易流血不止 嚴先生表示,他現在很感謝...

閱讀詳情 »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 根據國健署統計,台灣有近20%成人罹患代謝症候群,代謝症候群者未來罹患高血壓、糖尿病等三高慢性疾病風險為一般人2至6倍,且其相關疾病死亡率加總已勝過癌症,根據教育部統計,每3位學童就有1位過重或肥胖,除了成人慢性病問題,兒童肥胖狀況也不可輕忽。 簡易量腰方式 落實3...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