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耳下米粒腫塊變腮腺腫瘤 壓迫顏面神經恐眼歪嘴斜

她耳下米粒腫塊變腮腺腫瘤 壓迫顏面神經恐眼歪嘴斜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1名30多歲劉女士,5至6年前在耳朵下方發現米粒大小凸起物,因不痛不癢以為是粉瘤所以不以為意,曾經做過檢查,當時檢查結果為良性,加上生活忙碌也就沒有注意,沒想到1年多前突然開始長大,確診為腮腺腫瘤,大小像個包餡湯圓或乒乓球。原本擔心顏面神經因手術受損影響外觀,醫生建議有新技術可降低風險,最終完成手術無後遺症。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任醫師吳弘斌表示,劉女士曾經因凸起物疼痛前去檢查,當時確認是良性腫瘤,但腫瘤檢查大多都是細胞抽樣,沒有辦法檢測全部異常細胞,所以沒有發現少量惡性腫瘤,幸好劉女士後來決定開刀去除,也確認腫瘤良性轉惡性,如果沒有馬上處理,很有可能癌細胞轉移其他部位,最終導致死亡。


吳弘斌解釋,部分病患不太能接受面部手術,最主要原因在於可能傷及神經,導致臉部左右臉邊不協調影響外觀,尤其是劉女士腫瘤發生部位,就在顏面神經旁邊,如果手術出現意外,有可能傷害到神經,導致臉部動作不協調,但放任不管,腫瘤壓迫到顏面神經或癌細胞轉移,仍然一樣會影響神經功能。


她耳下米粒腫塊變腮腺腫瘤 壓迫顏面神經恐眼歪嘴斜

▲腮腺就在顏面神經旁邊,若發生異常腫大,很容易導致壓迫引發面部表情失常。(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吳弘斌強調,由於面部神經關係,臉部手術有一定風險,讓很多病患擔心臉歪嘴斜的後遺症,但目前有新技術顏面神經偵測器,可以在面部交雜的組織中,確認哪1條是神經,哪1條是血管等,降低手術時誤傷的風險,讓後遺症出現機率能降到最低,因此不用過於擔心手術,如果發現臉上有異常,一定要檢查跟治療。


吳弘斌特別說,臉部如果有異常腫塊,不論大小或有沒有長大,都應該立即就醫讓醫生檢查,確認腫塊到底是什麼,共同決定有沒有移除必要,就算發現良性,也要規律接受檢查,確認良性腫瘤有無轉為惡性,一旦發現突然腫塊變大,就必須接受治療,否則有可能導致最嚴重的後果。


吳弘斌補充,腮腺是人體中最大的唾液腺,位在耳朵下方,又稱耳下腺。腮腺若受病毒感染會發炎腫大、疼痛,就是俗稱的「豬頭皮」。腮腺腫瘤外觀也會凸起,但初期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疼痛,讓許多病人掉以輕心。吳弘斌也說,雖然腮腺腫瘤良性居多,初期也沒有特別症狀,建議大眾如果發現腮腺部位有凸起異狀,建議到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長保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因應人口老化 食藥署擬將關節保健納入健康食品項目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全台進入梅雨季 高溫潮溼適合黴菌孳生香港腳來報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玉櫻報導) 一名32歲補習班擔任行政的彭小姐,因懷孕身體時常水腫又抽筋,不僅工作沒效率,更得常常請假,許多工作無法如期完成,造成工作團隊困擾。鍾婦產科主治醫師曾郁文醫師建議,少吃重鹹、多按摩可紓緩水腫,適當補充鈣質及熱敷則可避免抽筋。 孕期不適大大影響孕婦心情 懷孕後由於荷爾蒙的...

閱讀詳情 »

人的手掌五指可以伸屈自如,這是動物所不能做到的,而大拇指又可以不受其他手指的控制而彎曲自如,故大拇指為五指之首,在手相學中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僅次於智慧線,是代表一個人的意志力和判斷力即理性,同時有代表一個人的自尊心。 一般來說,大拇指生的圓長又強壯發達者,其人身體健康,知識才能均優秀;短而弱小者,...

閱讀詳情 »

翻拍自toments     咽喉上其實也存在很多的大小器官,因此大小的咽喉疾病也非常多。有些人會覺得咽喉有異物感,甚至還會出現異味,但是很多人都不會注意到這些問題是由咽喉中的扁桃體才引起的。有人從口中咳出了白色小石子,並散發著一股惡臭味,後來才發現這竟然是扁桃腺結石(隱窩石)...

閱讀詳情 »

(圖片擷取自TT)苦瓜是我們再熟悉不過的一種食物了,但其實,它還有一個不能忽視的作用,就是降血糖! 「植物胰島素」 有研究曾在動物中對比了苦瓜素和常見降血糖藥——甲糖寧的降血糖效果。當時的研究結果顯示,苦瓜素的降血糖效果甚至超越甲糖寧。 後來,美國《醫景》網站綜合多項研究結...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