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她耳下米粒腫塊變腮腺腫瘤 壓迫顏面神經恐眼歪嘴斜

她耳下米粒腫塊變腮腺腫瘤 壓迫顏面神經恐眼歪嘴斜

【NOW健康 陳敬哲/台中報導】1名30多歲劉女士,5至6年前在耳朵下方發現米粒大小凸起物,因不痛不癢以為是粉瘤所以不以為意,曾經做過檢查,當時檢查結果為良性,加上生活忙碌也就沒有注意,沒想到1年多前突然開始長大,確診為腮腺腫瘤,大小像個包餡湯圓或乒乓球。原本擔心顏面神經因手術受損影響外觀,醫生建議有新技術可降低風險,最終完成手術無後遺症。


台中慈濟醫院耳鼻喉部主任醫師吳弘斌表示,劉女士曾經因凸起物疼痛前去檢查,當時確認是良性腫瘤,但腫瘤檢查大多都是細胞抽樣,沒有辦法檢測全部異常細胞,所以沒有發現少量惡性腫瘤,幸好劉女士後來決定開刀去除,也確認腫瘤良性轉惡性,如果沒有馬上處理,很有可能癌細胞轉移其他部位,最終導致死亡。


吳弘斌解釋,部分病患不太能接受面部手術,最主要原因在於可能傷及神經,導致臉部左右臉邊不協調影響外觀,尤其是劉女士腫瘤發生部位,就在顏面神經旁邊,如果手術出現意外,有可能傷害到神經,導致臉部動作不協調,但放任不管,腫瘤壓迫到顏面神經或癌細胞轉移,仍然一樣會影響神經功能。


她耳下米粒腫塊變腮腺腫瘤 壓迫顏面神經恐眼歪嘴斜

▲腮腺就在顏面神經旁邊,若發生異常腫大,很容易導致壓迫引發面部表情失常。(圖/台中慈濟醫院提供)


吳弘斌強調,由於面部神經關係,臉部手術有一定風險,讓很多病患擔心臉歪嘴斜的後遺症,但目前有新技術顏面神經偵測器,可以在面部交雜的組織中,確認哪1條是神經,哪1條是血管等,降低手術時誤傷的風險,讓後遺症出現機率能降到最低,因此不用過於擔心手術,如果發現臉上有異常,一定要檢查跟治療。


吳弘斌特別說,臉部如果有異常腫塊,不論大小或有沒有長大,都應該立即就醫讓醫生檢查,確認腫塊到底是什麼,共同決定有沒有移除必要,就算發現良性,也要規律接受檢查,確認良性腫瘤有無轉為惡性,一旦發現突然腫塊變大,就必須接受治療,否則有可能導致最嚴重的後果。


吳弘斌補充,腮腺是人體中最大的唾液腺,位在耳朵下方,又稱耳下腺。腮腺若受病毒感染會發炎腫大、疼痛,就是俗稱的「豬頭皮」。腮腺腫瘤外觀也會凸起,但初期沒有任何症狀也不會疼痛,讓許多病人掉以輕心。吳弘斌也說,雖然腮腺腫瘤良性居多,初期也沒有特別症狀,建議大眾如果發現腮腺部位有凸起異狀,建議到醫院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才能長保健康。


更多NOW健康報導
因應人口老化 食藥署擬將關節保健納入健康食品項目
妙齡女子牙周病未及時治療 牙齒鬆動搖晃保不住!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編輯嚴選:全台進入梅雨季 高溫潮溼適合黴菌孳生香港腳來報到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目前臨床上很多的猝死案件都與心血管疾病有關,而且年齡層有下降的趨勢。根據衛生單位的統計結果,心血管疾病或代謝性疾病的比例卻越來越高,且患者有年輕化的趨勢。為預防疾病發生 應培養養生觀念許順菖醫師表示,推論這些情況背後的原因,似乎與〝代謝症候群〞有密切相關,它是一種疾病前期的...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現今生活水準提高,使用醫療器材的人也越來越多,舉凡居家自我監控用的耳溫槍、血壓計、血糖儀,常見的家用醫療器材。專家提醒,民眾選購醫療器材時,應注意產品是否有衛生福利部許可證字號,明確標示藥商及製造廠資訊,以確認產品的合法性。擅自組裝PRP套組涉 違反藥事法規定新北市衛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彰化一名80歲婦人,被診斷出罹患子宮頸癌末期,經評估僅剩三個月壽命,原被醫院建議住進安寧病房,但婦人並不放棄,轉診至衛福部彰化醫院治療;彰化醫院放射腫瘤中心主任賴易成指出,患者癌細胞不只侵犯到子宮頸上方的膀胱及骨盆側壁,造成小便大便出血,輸尿管兩側也遭阻塞,無法順利小便...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胖哥肥姐要注意,國人10大死因中6項死因皆與肥胖有關。4成以上國人腰圍超標,腰圍過粗者多數有血壓異常,易引發心血管疾病。依過去研究,當腰圍每增加1公分,小中風發生機率會增加2%,男性腰圍應維持在90公分、女性要維持在80公分以內。早期治療比預防更關鍵高血糖、抽菸和高血壓,是...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