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好「孕」到! 中醫助你一臂之力

好「孕」到! 中醫助你一臂之力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35歲的王小姐身體狀況良好,沒想到婚後4年不孕,四處求醫仍不見好消息,慢慢對於生小孩不抱期望,前往中醫科尋求協助,配合基礎體溫給予相應的中藥治療,再加上即飲包調經方於服藥後半年自然受孕,孕後雖然出現腹痛便秘問題,利用中藥安胎解便秘,現已健康待產中。

不孕症求診族群以30-34歲為最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指出,根據統計,女性因不孕症求診族群以30-34歲為最多,其次為35-39歲。女性常見不孕症原因有卵巢子宮本身的病變,如輸卵管阻塞、子宮肌瘤等,或是有排卵障礙,比如多囊卵巢綜合症、高泌乳激素等,再有一部分若檢查不出原因,則會選擇人工授精或是試管嬰兒的方式,結果仍不理想患者就會尋求中醫的協助。

滋腎補腎為治療不孕症的關鍵

謝旭東醫師表示,中醫認為腎主藏精,主生殖,故滋腎補腎為治療不孕症的關鍵。若兼有肝鬱、痰濕、血瘀的問題,配合月經週期的陰陽變化用藥,可以使卵巢子宮的功能恢復平衡狀態易於受孕。除了少部分因先天結構問題須經手術治療,其他不孕原因都能尋求中醫協助。

梔子豉湯安神除煩 助養精蓄銳

中醫利用梔子豉湯加減安神除煩,幫助欲懷孕夫妻2人養精蓄銳。調經方(助孕方)的組成為黃耆、黨參、枳殼、沒藥、川芎、玉竹、牛膝、巴戟天、肉蓯蓉、甘草,不只能夠幫助氣血運行,使經來順暢,更可助孕懷胎。

補腎藥選用巴戟天、肉蓯蓉、牛膝,加上黃耆和黨參補氣增強效果,配合枳殼、沒藥、川芎活血順氣,增加子宮卵巢血流量,玉竹養陰寧心,最後用甘草調和諸藥,治療女性不同原因導致黃體期時間過短或是基礎體溫單相,比如卵巢早衰、多囊性卵巢等問題。(文章授權提供/優活健康網)

【健康醫療Line健康,加入好友更快活】LINE@ ID:@healthnews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34194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相關推薦

你有在補充益生菌嗎?在保健食品的食用排名中,益生菌是國人第二受歡迎的補充品(連結)。 隨著益生菌有益於人體健康的證據越來越多,許多新興的菌株也如雨後春筍般冒出, 近年更發現益生菌除了腸胃健康外,甚至能左右我們的老化速度與外貌, 今天營養師就要來解析市面上最新出現的乳雙歧桿菌『Bifidobacte...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75歲的老伯伯因為解尿困難而到台大醫院雲林分院就診,醫師做肛門指診時摸到攝護腺有硬塊,切片檢查確定是攝護腺癌。後續的檢查發現,攝護腺癌有多處骨頭轉移,雖然已經痠痛好一段時間,但老伯伯都以為是年紀大造成的痠痛,而不以為意。 在得知攝護腺癌已是第4期時,老伯伯感到很沮喪,...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詩茜/台南報導】1名46歲黃小姐,偏頭痛達數十年之久,每月頭痛發作2至3次,常服用止痛藥緩解,最近都必須加重劑量才能控制。至奇美醫學中心神經內科林高章門診後,接受以抑鈣基因相關胜肽為標靶的拮抗劑治療每月皮下注射1次共12個月,雖然頭痛還是偶而發作,但是嚴重程度及疼痛時間已減少,生活品...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曾正豪報導】目前治療癌症上,多以標靶化學治療技術合併免疫治療,但因治療期間所產生的副作用,且療程所需各種針劑的多次注射,不僅造成患者不適,也降低續治療意願,因此,國衛院感染症與疫苗研究所黃明熙副研究員研究團隊開發安全且有效的「角鯊烯奈米乳液」作為疫苗遞送系統,幫助鼻黏膜免疫系統辨識...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