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如何從飲食管控罹癌風險? 營養師教你防癌飲食3步驟

如何從飲食管控罹癌風險? 營養師教你防癌飲食3步驟

【NOW健康 葉立斌/台北報導】女星朱芯儀自曝罹患乳癌,以及近期不少名人因為癌症過世,使大眾對於癌症的預防以及健康維持的想法廣泛討論。衛福部統計10大死因中,癌症總是榜上有名,而10大癌症死亡率中,女性的乳癌列入前5名,其他如直腸癌、食道癌等也榜上有名。由於飲食與生活習慣改變,不少人總覺得自己的飲食與生活習慣,變得愈加不健康;《NOW健康》邀請營養師與大家分享常見的飲食迷思,雖罹患癌症的原因很多,至少我們能夠在可控範圍內做點什麼。


罹癌原因很多 至少這點我們能控制


「營養師Couple食記」的營養師黃雅鈺認為,罹患癌症的原因不只1個,像是遺傳、環境因素以及部分會誘發癌症的病毒(如人類乳頭瘤病毒,可藉由施打疫苗降低感染)等。然不良的飲食與生活習慣,像是吸菸、酗酒,巨大的身心壓力等;以及「肥胖」也是常見的癌症風險因子。「要預防癌症,除了遺傳因素無法改變外,其餘藉由飲食、生活習慣改變及盡量維持健康生活環境,盡量讓自己減少罹癌風險。」


黃雅鈺建議大家盡可能維持健康的飲食習慣,攝取足夠的礦物質與植化素,這些都是能夠在新鮮蔬果、全穀類中吃到的。


第1步:多吃蔬果與全穀 少吃高油高糖加工食物


黃雅鈺建議,可攝取富含攝取足夠新鮮蔬果及全穀類,這些食材富含豐富維生素、礦物質及植化素, 足量攝取有助於預防大腸癌等癌症,也有助於維持健康。同時應該少吃的是高油脂、高糖及加工食物,避免吃太多而肥胖,進而增加慢性病及癌症風險。


第2步:少吃紅肉避免大腸癌 減少酒精攝取 


黃雅鈺表示,紅肉及火腿、培根等加工肉品已被證實過量攝取,與大腸癌發生相關。另外,酒精已證實是多項癌症之危險因子,若在料理中少量添加提味,不需過於擔心,但仍要減少飲酒及避免酗酒。


第3步:人工合成之營養素多食無益 均衡飲食最重要


黃雅鈺表示,人工合成之營養素多食無益,如果攝取過量,反造成身體危害。建議補充時可諮詢醫師及營養師之專業意見或輔以相關檢查,再謹慎考慮是否補充。


更多NOW健康報導
▸醫師整理「頭暈7大原因」 你的頭暈是屬於哪種類型?
▸如果還有明天?癌友盼多元分攤藥費 及早使用救命新藥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關嘉慶報導)現代人免不了應酬,尤其是飲食不忌口,造成啤酒肚或是鮪魚肚,中廣身材就更是會使三高上身,易於發生心血管疾病,增加猝死風險;營養師提醒,要免於應酬傷身,最重要的關鍵就是要掌握良好的飲食習慣。許多中年男性都擁有一個啤酒肚,就有可能是埋下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等疾病的危險因子,但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指出,國內上週新增3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今年境外移入病例至今共有14例,則是近5年同期3.5倍。由於屈公病具有高傳染、重症機率偏高等風險,讓防疫人員不敢大意,強烈提醒民眾不可輕忽。疫報顯示,新增3例境外移入屈公病確定病例,兩例是在入境時被檢出,病患感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林怡亭報導)台北一位杜姓男子約60多歲,長期有前列腺肥大困擾,先前以傳統藥物治療,一度改善頻尿、夜尿情況,但也出現嚴重姿勢性低血壓;加上他同時服用降血壓藥物,竟在工作時突然昏倒,經醫師建議停藥,卻又開始出現前列腺肥大症狀,困擾不已…。治療前列腺肥大的藥物有很多種,包含「&...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李義輝報導)國內醫療糾紛頻傳,不少醫師為求自保,在診間設置「行醫紀錄器」,透過錄音錄影等舉證資料,避免被告。不過,醫改會指出,醫師使用「行醫紀錄器」之前,依法應先經病患書面同意。醫改會研究員張雅婷指出,病人在診間時,常因為檢查需要而出現衣不蔽體等尷尬畫面,有時還會討論到涉及個人隱疾的私...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