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妙齡女子排便習慣不正常 罹大腸癌第2期

(健康醫療網/郭庚儒報導)一名年僅33歲的女性上班族,排便習慣經常改變,有時剛排便後又有便意,常常進出廁所數回,煩不勝煩,到醫院接受檢查,竟已罹患大腸癌第二期;醫師表示,大腸癌初期沒有明顯徵兆,若出現血便、排便不正常、腹部絞痛等症狀常為時已晚。建議有家族史者應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一般人50歲後每2年進行糞便潛血檢查。

收治這名女子的署立雙和醫院消化內科主任李宜霖表示,進一步追問該患者才發現,其母親曾罹患大腸癌,家中的男性成員也都有大腸瘜肉,是罹患大腸癌的高危險族群。

李宜霖指出,罹患大腸癌與遺傳基因有顯著關連,直系親屬中有1人罹患大腸癌機率增3倍,2人則增加9倍。另外,許多研究也發現,喜愛吃燒烤、油炸等高油、高脂食物者,罹患大腸癌機率也較一般人高。

如何降低罹患大腸癌風險?李宜霖表示,美國研究指出,雖然大腸癌發生率年齡層逐漸下降,但定期接受糞便檢查,能達到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成效,可有效降低大腸癌死亡率。

李宜霖強調,定期接受糞便潛血、大腸鏡檢查,是預防罹患大腸癌最有效的方法。透過糞便潛血檢查,可得知腸道是否發生病變,若檢查呈現陽性反應,則必須進一步接受大腸鏡檢查是否有瘜肉或腫瘤,發現瘜肉應切除,可降低罹患大腸癌機率;若有腫瘤必須切片檢查是否為惡性腫瘤。

李宜霖建議,有家族史者應及早進行大腸鏡檢查,一般民眾可利用政府提供的免費糞便潛血檢查,50歲後每2年進行一次。

健康醫療網http://healthnews.com.tw更多健康資訊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11492

相關推薦

【NOW健康 黃大千/新北報導】1名20多歲男大學生從小就有包皮過長困擾,每次試圖將包皮往後推開時都會感到撕裂感的疼痛,所以多年來都沒有將龜頭翻開清洗。久而久之,包皮下方竟然形成一顆顆的硬塊,圍繞在生殖器周圍。該名大學生發現硬塊後擔心是腫瘤生成,急忙前往泌尿科求助。醫師仔細檢查後發現,原來所謂的「腫...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楊芷晴/新北報導】年僅20多歲的年輕小姐也會得牙周病?根據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台灣成年人牙周病盛行率達9成,且患病年齡層分布廣泛,絕非老年人的專利。開業牙醫師徐慶雲表示,在他多年的執業經驗裡,曾收治1名20多歲的妙齡女子,患有嚴重的牙周病,不僅牙齦紅腫,甚至已到牙齒搖晃的階段,令他印象深...

閱讀詳情 »

【NOW健康 王澍清/台北報導】經痛、經血過多是許多女性共同困擾,婦科醫師提醒,如果長期經血過多,將導致貧血,血紅素偏低,嚴重倦怠、全身無力,務必找出病因,例如,內膜長瘜肉、子宮肌腺症、肌瘤,予以治療,才能免於貧血危機,降低不孕機率。 因工作需要,32歲百貨公司櫃姐敏敏需長時間站立、服務客人,但她經...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李依如報導】單純睡不著就叫做「失眠」?失眠其實分很多種,例如入睡困難、淺眠、或是半夜醒來無法入睡等,其實每一種失眠都有各自涵義,若不想使用藥物,有哪些方法能夠幫助入睡呢?台大醫院兒科醫師吳其穎在網路頻道《蒼藍鴿的醫學天地》指出,有一個名詞稱為「睡眠衛生」,意指使用一系列的方法,幫助...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