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妙齡女除肌瘤如割韭菜 醫:土壤是關鍵

妙齡女除肌瘤如割韭菜 醫:土壤是關鍵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妙齡女子雙雙(化名),在25歲時曾檢查出三顆多發性子宮肌瘤,其中最大的一顆約有7公分,因此造成她經血量多且因壓迫導致頻尿症狀,雖然當時已採傳統手術切除肌瘤,不料五年後又再度復發多發性肌瘤。雙雙一想到要再次經歷肌瘤手術和復發風險的惡夢,讓她萌生切除子宮的念頭,然而醫師考量到雙雙今年才30歲,後續仍有生育需求,因此在溝通後決定採用無痛且復發率相對低的海扶刀手術,目前術後狀況良好,且肌瘤無復發跡象。

肌瘤如韭菜容易再生 有子宮、未停經就可能復發

台北中山醫院婦產科主任暨海扶刀中心負責人鍾國騰醫師表示,切除子宮肌瘤如同割韭菜,韭菜擁有很強的再生功能,即便被收割一輪後,只要有適合的土壤環境就很容易再生。而土壤環境正如子宮內膜環境,患者只要仍保有子宮且尚未停經,肌瘤就會因荷爾蒙刺激有復發可能。臨床上單一性子宮肌瘤約有30%復發率,而多發性子宮肌瘤的復發率更高達50~70%。

鍾國騰醫師說明,良性子宮肌瘤雖然不會危及性命,但當肌瘤已經影響患者生活品質時,就需考量進行手術治療。傳統手術去除肌瘤雖然能有效改善肌瘤帶來的不適症狀,但子宮內膜環境仍是肌瘤是否會再復發的重要關鍵,通常跟患者的體質及生活習慣息息相關,因此建議患者在術後應該盡量保持清淡飲食、放鬆心情及進行適度有氧運動,降低體內發炎反應,避免肌瘤再度復發。

海扶刀無創除肌瘤 讓患者不再害怕反覆手術

針對子宮肌瘤的治療方式,鍾國騰醫師表示,當肌瘤再度復發時,多數患者會因不想再次經歷手術過程和術後恢復期,因此拖延治療或選擇切除子宮。但現今海扶刀治療的出現,讓患者有了新選擇!海扶刀為一項無創手術,透過體外聚焦熱能消融體內肌瘤,達到治療肌瘤的目的,術前需搭配核磁共振,透過核磁共振良好的軟組織分辨能力,清楚判斷肌瘤屬性,有助確認肌瘤大小及位置,降低術後復發率。此外,對於多次進行肌瘤手術的患者來說,因過程中不須動刀,相較於傳統手術可避免術後沾黏或傷及子宮及其周邊組織的風險。

術後應定期回診追蹤 避免肌瘤復發影響生活  

鍾國騰醫師表示,現代人晚育讓子宮不斷受荷爾蒙刺激,是子宮肌瘤發生率高的原因之一,因此建議有生育計劃的肌瘤患者,術後在醫師的評估之下,可以儘早進行備孕準備,透過懷孕期間讓子宮內膜處於「休耕」狀態降低肌瘤復發;若尚無生育計畫的患者,術後則應維持良好生活作息,並定期追蹤回診,唯有醫病共同努力,才能避免子宮肌瘤如韭菜一般,落入反覆生長的循環。

【延伸閱讀】

子宮肌瘤合併尿失禁 熟女一出力就漏尿!

子宮肌瘤何時該手術 六大關鍵千萬別輕忽


資料來源:健康醫療網 https://www.healthnews.com.tw/readnews.php?id=51985
喜歡本文請按讚並分享給好友! 更多健康資訊:健康醫療網https://healthnews.com.tw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位51歲的中風男性患者,多年前因腦中風造成右側手腳偏癱,經規則復健治療雖有改善力量,但右手手指蜷屈嚴重,四根手指緊緊扣住掌心,像小叮噹的握拳頭似的無法放鬆,清洗手掌或剪指甲都要費盡力量扳開,又因為手指掌心長期接觸不通風,造成掌心濕黏有異味;手臂僵硬無法伸展,換穿衣服也...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每週戶外活動11小時 1年減少55%近視機率隨著3C產品使用普及率,視力健康也備受威脅,根據衛福部國民健康署102至103年研究結果顯示,若每週戶外活動達11小時,1年平均可減少55%的近視發生機會,且若每週日照時間超過200分鐘,能減少49%沒近視學童罹患近視的機率;...

閱讀詳情 »

撰文/春霓、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一朵朵小巧可愛的花菜,不僅味道好、料理方式多,還是眾所皆知的抗氧化蔬菜,具有抗發炎、抗癌的功效。對於常見的綠花菜、白花菜,除了知道顏色不同之外,還有什麼不一樣呢?   食用的部位不同 衛生福利部臺北醫院黃楀軒營養師解釋,綠花菜與白花菜彼此是「...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糖尿病是現在全世界的流行病,在台灣,有將近二百萬人罹患糖尿病,其中有95%的患者是第二型糖尿病。糖尿病年輕化趨勢 你我不可忽視糖尿病的年輕化與日常追蹤照護也是需要被重視的議題,陳宏麟院長表示,根據健保署資料統計,台灣糖尿病人口,在過去10年中,20歲以下及20至40歲患...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