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52歲林女士本身有輕微的高血壓,經規律服藥控制良好,雖偶有胸悶、心悸等情形,但因發作時間短暫,不以為意;日前,林女士心悸再次發作且伴隨嚴重盜汗及發燒,被家人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為4(正常為1以下),懷疑腫瘤的可能,進一步檢測神經內分泌腫瘤指數,竟比正常值高出近9倍;經斷層掃描發現,林女士的腎上腺有一顆10公分的罕見嗜鉻細胞瘤,腫瘤已幾乎要比腎臟還大。


嗜鉻細胞瘤種極罕見 屬於功能性腎上腺腫瘤


考量嗜鉻細胞瘤內充斥腎上腺素,若放任不管隨時可能造成血壓暴增及心悸,甚至心衰竭,泌尿科許竣凱醫師立即安排手術摘除腫瘤;術後林女士恢復良好,不再被不定時的心悸所擾。臨床上,腎上腺腫瘤又可分功能性及非功能性2種,前者多屬良性的腺瘤,無分泌荷爾蒙的功能;而後者會持續或間斷性分泌大量荷爾蒙,影響患者健康甚鉅。


許竣凱醫師說:「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從影像檢查中發現,某些角度嗜鉻細胞瘤看起來已比腎臟還要大。(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不明原因心悸、胸悶等身體警訊須留意 以免延誤治療


在腎上腺腫瘤的治療上,以手術切除為首選。許竣凱醫師考量林女士腫瘤太大,且屬於輕微觸碰就會造成血壓飆升的嗜鉻細胞瘤,加之腫瘤緊貼大血管,稍有不慎恐致大出血,故以開腹的方式進行手術,以確保有足夠空間及視野。


手術時,許竣凱醫師由患者腹部中線下刀,撥開大血管後精細分離腫瘤與沾黏組織,過程密切監測血壓;歷經2個小時,在未傷到血管及觸發血壓飆升的情況下,順利將巨大腫瘤摘除,術後8天順利出院,定期回診追蹤。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如:醛固酮增多症、庫欣氏症等,會出現水牛肩、月亮臉等顯著症狀,多能在2公分內就被發現並得到診治;然而,嗜鉻細胞瘤卻因發作時間短暫,且症狀缺乏特殊性,往往被忽略或誤診而延誤治療。許竣凱醫師呼籲民眾平時應提高警覺,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須盡早就醫接受診治,避免病情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空氣汙染恐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造成頸動脈厚度增加
▸喝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嗎? 食藥署告訴你真相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健康醫療網/記者王喬萱報導)門診大部分的病人沒聽過「心臟復健」,其實,心臟復健是一個整合性的治療計畫,由心臟科醫師、復健科醫師、治療師、營養師、護理師及健康個管師所組成的醫療團隊,和病患一起努力,透過健康行為的改善,以確保患者恢復到最佳的生理、心理及社會狀態,並且延緩或反轉疾病的進行。完整心臟復健...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86歲的劉姓患者,連續七個月跟家人喊腰、腿很痛、很難受,尋求各醫師得到的答案都是「身體機能退化所引起」,近日到院求診後,發現患者是因脊椎感染「肺外結核」所引起疼痛。肺外結核菌會潛伏 老年體虛才發作豐原醫院骨科主任呂文憲表示,肺外結核常出現於長者身上,因早期抗戰生活環...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嬰幼兒究竟該何時開始檢查牙齒呢?根據美國兒童牙科醫學會兒童家庭牙醫觀念,當第一顆乳牙長出後,最慢在一歲前,家長就可帶嬰幼兒接受口腔檢查;台大醫院新竹分院兒童牙科醫師鄧伊婷指出,透過專業醫師協助,給予適合的潔牙衛教以及嬰幼兒飲食習慣等建議,讓家長們可以確保嬰幼兒的口腔健康...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社團法人中華小腦萎縮症病友協會台北總會正式迎來一台悠遊卡機,經過測試運行,已開始正式服務,現在善心民眾至小腦萎縮症台北協會辦公室除了用現金、信用卡捐款以外,多一個使用悠遊卡小額捐款的方便途徑,這也是繼宮廟使用悠遊卡捐香油錢以後,第一個申請到悠遊卡機設於身障團體辦公室,另...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