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養身★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52歲林女士本身有輕微的高血壓,經規律服藥控制良好,雖偶有胸悶、心悸等情形,但因發作時間短暫,不以為意;日前,林女士心悸再次發作且伴隨嚴重盜汗及發燒,被家人送往台北慈濟醫院急診。抽血檢查發炎指數為4(正常為1以下),懷疑腫瘤的可能,進一步檢測神經內分泌腫瘤指數,竟比正常值高出近9倍;經斷層掃描發現,林女士的腎上腺有一顆10公分的罕見嗜鉻細胞瘤,腫瘤已幾乎要比腎臟還大。


嗜鉻細胞瘤種極罕見 屬於功能性腎上腺腫瘤


考量嗜鉻細胞瘤內充斥腎上腺素,若放任不管隨時可能造成血壓暴增及心悸,甚至心衰竭,泌尿科許竣凱醫師立即安排手術摘除腫瘤;術後林女士恢復良好,不再被不定時的心悸所擾。臨床上,腎上腺腫瘤又可分功能性及非功能性2種,前者多屬良性的腺瘤,無分泌荷爾蒙的功能;而後者會持續或間斷性分泌大量荷爾蒙,影響患者健康甚鉅。


許竣凱醫師說:「嗜鉻細胞瘤即是一種極罕見的功能性腎上腺腫瘤,發生率僅10萬分之1。如同潛藏體內的不定時炸彈,平時沒有症狀,一旦受觸發便會猛發性分泌大量腎上腺素,使患者心跳加速,進入亢奮的戰鬥狀態,產生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曾有患者因反覆胸悶接受多次心導管檢查後,兜兜轉轉才發現是嗜鉻細胞瘤導致的高血壓危象。」


婦人忽略胸悶心悸警訊 斷層掃描發現罕見腫瘤細胞作祟

▲從影像檢查中發現,某些角度嗜鉻細胞瘤看起來已比腎臟還要大。(圖/台北慈濟醫院提供)


不明原因心悸、胸悶等身體警訊須留意 以免延誤治療


在腎上腺腫瘤的治療上,以手術切除為首選。許竣凱醫師考量林女士腫瘤太大,且屬於輕微觸碰就會造成血壓飆升的嗜鉻細胞瘤,加之腫瘤緊貼大血管,稍有不慎恐致大出血,故以開腹的方式進行手術,以確保有足夠空間及視野。


手術時,許竣凱醫師由患者腹部中線下刀,撥開大血管後精細分離腫瘤與沾黏組織,過程密切監測血壓;歷經2個小時,在未傷到血管及觸發血壓飆升的情況下,順利將巨大腫瘤摘除,術後8天順利出院,定期回診追蹤。


值得一提的是,其他功能性腎上腺腫瘤,如:醛固酮增多症、庫欣氏症等,會出現水牛肩、月亮臉等顯著症狀,多能在2公分內就被發現並得到診治;然而,嗜鉻細胞瘤卻因發作時間短暫,且症狀缺乏特殊性,往往被忽略或誤診而延誤治療。許竣凱醫師呼籲民眾平時應提高警覺,當身體出現不明原因的心悸、胸悶、呼吸困難、高血壓等情形,須盡早就醫接受診治,避免病情惡化。


更多NOW健康報導
▸空氣汙染恐影響年輕人心血管健康 造成頸動脈厚度增加
▸喝秋葵水能幫助糖尿病患降血糖嗎? 食藥署告訴你真相


就❤NOW健康:社群 │ 影音 │ 官網 │ 醫級邦

相關推薦

月經是長期陪伴女性們的好朋友,所以我們時刻注意自己的月經是否正常,那麼女性月經後有褐色分泌物是什麼原因呢? 月經後有褐色分泌物是什麼原因? 一般來講,月經後白帶無味,量也不多,它因人因處於月經週期的不同階段而有所變化。如排卵期的宮頸內膜腺細胞的分泌旺盛,於是白帶增多,極似稀薄透明的蛋清,用兩手指牽拉...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保健食品不好吃?吃保健食品就像吞藥一樣?以往保健食品都是膠囊、錠劑,如今許多產品改為飲品或粉末,更將機能性素材加入日常食品中,不但方便入口且易於吸收,讓民眾一邊吃東西,一邊就把營養素吸收了。 生策會12年前開始召集國內食品專家組成評審團,至今已有近300項保健食品通過...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林怡亭報導)一名45歲的洗腎患者王女士,連喝了一星期的麻薏,血清中鉀離子飆高到9.5 mmol/L (正常為3.5-5.0 ),緊急送衛福部豐原醫院掛急診,在加護病房住了兩天才救回一命。 麻薏是台中的特產,很多民眾夏天當湯喝,感覺滑溜順口清涼消暑,麻薏含多元酚抗氧化,一般人吃營養...

閱讀詳情 »

(健康醫療網/記者郭庚儒報導)失智會致命!根據國內調查發現,民眾對失智症仍有許多誤解,包括失智是正常老化現象、失智症不會致命等。醫師強調,失智症是腦部退化疾病,當腦部出現病變,身體各器官也會逐漸衰退,甚至衰竭,嚴重恐致死。 根據內政部最新統計,國內約有24.4萬名失智症患者。台灣失智症協會預估,1...

閱讀詳情 »

Facebook留言